以色列加强技术移民融合的做法及其启示
作者:林芬芬时间:2021-03-25 19:49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以色列被称为“创新国度”,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以色列政府将吸收海外以色列人才归国写入国家独立宣言中,作为一项国家战略贯以实行。以色列完善的移民融入服务对我国吸引海外人才,特别是促进海外华人群体更好地融入国内环境具有可参考的借鉴意义。


一、以色列加强技术移民融合的做法

在以色列,与移民有关的政府部门有驻外使领馆、内政部、国防军、移民融合部、科学部、工业贸易和劳工部等部门。除了移民融合部是专门处理移民融合管理外,其他部门根据业务范围分工,例如驻外使领馆负责办理签证,内政部和国防军共同管理外国人入境、居留和国籍,科学部、工业贸易和劳工部为移民提供项目资助、产业服务等服务。因此,移民融合部也在发挥协调政府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向移民提供融入支持的作用。

1.高度重视促进技术移民融合

以色列移民政策中最为突出的特色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移民融合部,为新移民和回归者提供住房、就业、文化、培训等全方位的融入支持。移民融合部是与国防军平级的重要政府部门,体现了以色列政府高度重视移民融合问题。移民融合部提供融入的路径是:辨明移民发挥潜力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个人、家庭和社区各层次服务,帮助新移民实现需求目标。具体包括通过“以色列之家”加强海外以色列人与以色列之间的联系;协助和监测新移民从最初抵达以色列和在以色列的安排,直到他们吸收和融入以色列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新移民和回归者提供金融援助、语言培训、初创企业支持、就业援助、社会和文化融合、社会福利、住房援助等服务,为新移民提供个人、家庭、团体和社区层面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向雇主支付报酬帮助雇佣新移民科学家,提供住房选择和解决方案等。

在移民融合问题上,以色列最为重视的是技术移民的融合问题。为此,早在1973年,以色列政府就设立了“科学融合中心”,并将其纳入移民融合部中,重点为科技移民提供就业咨询,为技术移民和归国居民提供资助,并向用人单位提供补助。目前科学融合中心的主要职责包括:让新移民和归国科学家更容易融入以色列的研发网络和学术研究机构;为在以色列寻找工作的科学家提供建议和指导;鼓励和协助机构、企业和学术机构吸收新移民和归国科学家;发挥科学家知识和经验优势,支持以色列研发网络的扩展;与其他政府机构参与制定以色列科学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2.为科学博士生提供奖学金并促进其融入社会

科学融合中心通过提供博士学位奖学金吸引海外犹太人学生,并提供参与社会服务的机会,帮助其融入并增加留在以色列的可能性。科学融合中心为与大学达成协议合作分别提供奖学金,以每年72000以色列新谢克尔左右的奖学金支持三年制博士生的学费和生活费。奖学金获得的门槛并不高,只要为科学方面的硕士,年龄不超过37岁,并且已被以色列一所公认的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获得该奖学金的博士生需在他们的专业领域参加各种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包括每年不少于24小时的社区志愿服务,如教学辅助活动、提供学习援助、帮助边缘化青年、进行博士论坛等,从而更熟悉以色列社会不同群体,从社会和文化层面更好地融入以色列。

3.为科学家提供全方面服务以帮助融入研发领域

科学融合中心为新移民和归国科学家提供建议、咨询、专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等服务,同时也接受未到以色列定居或返回以色列的科学家在国外提出的服务申请,至今已帮助数万名科学家融入以色列的研究和发展领域。一是为科学家提供职业援助。为科学家提供2-3年的职业援助,要求在接受援助的3-4年内开始工作。为博士后提供为期两年的补助金,用于支付生活费用,并要求雇主配套相应的研发经费。二是参与跨部门人才计划。2013年,以色列启动了“以色列国家引才计划”,致力于吸引海外高素质人才回国,由移民融合部、工业与贸易部、财政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共同推动,该计划在后续5年内提供了3.6亿美元配套资金,为海外以色列人才及其家庭回国提供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就业支持。三是为科学家提供个性化顾问咨询服务。在科学融合中心的网页上申请成为科学家后,科学家可获得个人的咨询顾问,甚至在未返回以色列之前就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进行持续跟踪,为科学家融入公共或商业部门的研究或开发过程中提供建议和指导。提供就业指导,通过公司与就业机会数据库为海外以色列科学家联系潜在雇主,帮助海外科学家通过相关计划或机会在以色列公共或商业部门找到合适的工作。

4.为雇主聘请科学家提供多方面支持

科学融合中心致力于在雇主和科学家间搭建桥梁,减少信息不对称,并且通过资助雇主保障科学家能实现人才知识价值。一是通过人才数据库帮助雇主寻求合适的候选人。科学融合中心致力于为国内外以色列科学家提供服务,建设科学家数据库,每天更新寻找工作的科学家数据库,并免费提供给雇主使用。雇主可以根据职业、教育程度和地区进行筛选,或者根据专业配置文件的关键字进行搜索,也可以在网上根据职位描述向科学融合中心发送候选人申请,由科学融合中心推送候选人。二是为招聘研发人员的雇主提供经济资助。援助作为雇用科学家从事研究与发展方面的科学工作的费用。通过提交申请、审核批准、签订协议、提交就业报告等程序后,雇主可获得经济资助给科学家发放薪水。提供协助的条件是,保证科学家的最低年薪总额不低于移民融合部规定,如博士学位的科学家每月工资不低于9000以色列新谢克尔。


二、启示与借鉴

综上,在技术移民方面,以色列并不具备西方发达国家富有吸引力的科研平台和雄厚国家实力,因此将吸引海外人才的重点放在吸引犹太科学家回归,发出“是时候该回家了”的召唤,通过提供就业创业、文化情感等完善服务来帮助科学家移民融入。当前,我国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着海归人才“水土不服”等现象,以色列的做法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1.加强海外引进人才的融入服务

以色列的经验告诉我们,海外人才融入国内研发过程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以色列的移民融合部提供完善的移民配套服务,在网站上整合了其他部门所有涉及海外人才所需要的服务,如职业、教育、住房、培训等信息,不仅方便快捷,还为海外潜在归国人才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咨询。我国当前海外人才服务缺乏统一整合的信息平台,人才对相关管理流程和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可探索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安排科研导师或助手、加强政策宣讲、提供指导咨询等方式,以提供更好的引才服务。

2.通过就业对接服务帮助海外人才融入

以色列科学融合中心通过科学家身份认证、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及免费培训服务等,吸引了海内外以色列科技人才注册信息以获得服务,从而建立起不断更新的人才数据库,在雇主和人才之间搭建桥梁。我国也应当重视与用人单位对接为海外人才提供融入服务,通过创新人才数据收集方式,不断更新海外人才数据库,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猎头服务,帮助用人单位和潜在归国人才匹配职业信息,提高人才引进和服务的精准性。

3.促进青年留学生融入社会

借鉴以色列通过要求获得奖学金的博士生参加志愿服务贡献专业技能并促进融入社会的做法,我国也应注重为海外青年人才搭建服务社会的平台,促进青年人才贡献专业技能,推动青年人才参与社会实践调研、公益科研、科普教育等活动,增进对社会了解。

(作者工作单位:科技部人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