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24.05
更多
地方科技人才政策信息(2024年第4期)
时间:2024-05-07 10:31

地方科技人才政策信息

2024年第4

科技部人才中心                        2024430

 

43日,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发《吉林省科学技术厅2024年度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积极吸引院士团队在吉林省科技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厚植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土壤。实施青年成长、优秀青年、杰出青年梯次递进的培养计划,支持更多中青年科技人才(团队)挑大梁,在实践历练中快速成长。鼓励更多科学家进驻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扩大企业科学家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的参与度。(来源:吉林省科学技术厅网站)

http://xxgk.jl.gov.cn/zcbm/fgw_97958/xxgkmlqy/202404/P020240403581438157624.doc

48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激发专业技术人员活力的通知通知》提出,科学设置人才评价体系、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减少学历、奖项等限制性条件等方面完善符合人才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从完善同行评价机制、畅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持续推进“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等方面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从加强职称评审信息化建设、提升评审机构服务能力、树立评审专家队伍良好形象、创新服务方式方面提升职称评审服务保障能力。(来源: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https://hrss.henan.gov.cn/2024/04-16/2979684.html

4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重庆市打造西部科普中心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实施新时代重庆科普人才培育工程,推动在渝高校设立科普相关专业与课程自主培养人才,依托重点实验室、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等集聚人才,通过举办科普讲解大赛、科普作品评选等赛事活动选拔人才,加大科普人才项目支持力度,拓展科普人才参与活动、提供服务的渠道,支持建设专家科普工作室,培育一批科普研究、科普创作、科普传媒、科普产品研发等专兼职科普人才。分类组建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专家科普讲师团,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和志愿服务示范组织。加强农村科普人才培养,引导土专家”“田秀才和基层三长发挥作用,积极开展农业科普服务。结合重庆产业和地域特色实施科普培训培训者计划,先期在农村地区开展并示范推广。每年举办典赞·科普重庆活动,分领域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健全科普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建立符合科普工作特点的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评价制度。(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cq.gov.cn/zwgk/zfxxgkml/szfwj/qtgw/202404/t20240408_13113710.html

41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励办法》《办法》提出,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设单位奖和个人奖。单位奖授予在本省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奖授予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单位奖不分等级,每次授予奖励名额不超过10个;个人奖分为特殊贡献奖、贡献奖2个等级,特殊贡献奖每次授予不超过10名,贡献奖每次授予不超过30名。(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xxgk.jl.gov.cn/szf/gkml/202404/t20240410_8892551.html

410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围绕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落实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实施巴渝工匠十百千万项目和产业技能强基工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奖励。引导实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指导企业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实行特岗特酬,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运用中长期激励工具,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力度。畅通为高技能人才建立企业年金的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为包括高技能人才在内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完善高技能特殊人才特殊待遇政策。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技能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更好发挥作用。支持各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城市直接落户范围,高技能人才的配偶、子女按有关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保障服务。健全以党委政府表彰为引领、行业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为补充的高技能人才表彰奖励体系。加强对技能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注重做好党委(党组)联系服务高技能人才工作。建立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制度,鼓励支持分级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和节日慰问等活动,将更多高层次技能专家纳入休假疗养、津补贴发放、健康体检等专家服务范围。探索建立巴渝工匠高技能人才发展基金和系列金融保险产品,扩大高技能领军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范围。(来源: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https://rlsbj.cq.gov.cn/ywzl/jnrc/gjnrc/202404/t20240410_13118856.html

4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计划(20242027年)》。计划》提出,通过事业单位考核招聘、绿色通道引才、专项招聘等方式灵活引进紧缺或高层次人才。引进紧缺或高层次人才,相应等级岗位无空缺的,可按规定使用特设岗位聘用,不受招聘单位岗位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制。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招聘,可适当降低学历门槛,减少专业限制,放宽年龄要求。(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cq.gov.cn/zwgk/zfxxgkml/szfwj/qtgw/202404/t20240416_13134415.html

418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发布《北京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依托首都高校人才和科技聚集优势,支持具备条件和基础的高校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领域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及北京市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新突破。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基础前瞻性研究和碳减排、碳零排、碳负排技术原始创新,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支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围绕首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继续加强紧缺行业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市场导向的绿色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

https://jw.beijing.gov.cn/xxgk/zfxxgkml/zfgkzcwj/zwgkxzgfxwj/202404/t20240418_3621460.html

419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方案》提出,积极引进国内外软件领军人才。依托在京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机构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速大模型、关键软件、软件国际化等人才培训。(来源: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404/t20240422_3629553.html

4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激励,对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服务团队按照规定予以绩效奖励,提升存量专利转化效率。到2025年底,本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数量年均增幅超过20%,全市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1500亿元。持续推进上海市知识产权运营(促进)中心、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功能园等载体建设,强化技术、信息、资本、服务、人才等资源要素集聚。加快发展知识产权运营实务人才队伍,持续开展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首席运营官、专利运营特派员等培养项目,为加强专利转化运用工作提供人才支撑。(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0424/ddf5d311435a433fb2edb4eb87574aac.html

42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方案》提出,实施知识产权人才集聚行动,建设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鼓励从事专利转化运用人员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证书、知识产权师系列职称。支持高校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交叉学科,建设知识产权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打造高层次复合型专利转化专业人才队伍。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国有企业等单位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推行技术转移人员贡献积分制,对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转移机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按不低于奖励总额的5%给予奖励。(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zj.gov.cn/art/2024/4/25/art_1229019365_2518538.html

425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企业实施新时代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与新时代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相匹配的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对在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学习进修、岗位聘任、职务职级晋升、评先评奖、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比照相应层级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等待遇。聘用到特级技师岗位的人员,比照正高级职称人员享受同等待遇。首席技师薪酬待遇可参照本单位高级管理人员标准确定或根据实际确定,不低于特级技师薪酬待遇。对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企业可从成果转化所得收益中以奖金、股权等多种形式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对关键技术岗位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国有企业可在工资总额内对技能高超、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予以适当倾斜,结合实际实行岗位特酬。(来源: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

http://rst.hubei.gov.cn/zfxxgk/zc/gfxwj/202404/t20240425_5171137.shtml

4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对企业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通过绿色通道进行职称评审和人才层次认定。支持企业精准招引高精尖产业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实施青年俊才”“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菁英学子等计划,加大省级人才工程和省自然科学基金对企业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支持企业采取全职引进+柔性合作+共享共用方式,推广星期天工程师等模式,引进国内外优秀工程师。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院士合作设立省院士工作站。支持企业建设研发飞地,在省外(海外)全资设立的研发机构、省级备案认定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全职聘用的人才,享受在皖人才相关政策。在有条件有需求的科技企业,探索开展高层次人才编制保障双万工程(万名编制和万名高级岗位)试点。下放企业人才评价自主权,开展按薪定才,将薪酬待遇等作为企业人才层次认定的主要依据。授权产业联盟、龙头和链主企业自主开展工程技术系列相应专业职称评审和高层次人才认定。探索产业急需人才校招企用新模式,完善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与企业双向交流机制,遴选一批产业教授到高校任教,从高校选派一批理工科教师到企业挂职。开展双链融合专员服务行动和科技副总选派工作,打通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企业的绿色通道。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符合条件的工程硕博士人才可破格参评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职称。(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ah.gov.cn/public/1681/565321151.html

4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导向,深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开展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持续深化双减,以数字化赋能教联体扩面提质。争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优化省内高校学科设置,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专业特色学院。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100个产教联合体加快发展,争创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指向,全面推进国家科技人才综合评价改革试点,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全覆盖。统筹实施战略科技人才引领、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卓越工程师集聚、工匠培育四大专项计划,引进培育50名战略科学家、500名科技领军人才、2500名卓越工程师、10000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0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hubei.gov.cn/zfwj/ezbf/202404/t20240427_5172665.shtml

 

 

科技部人才中心政策与评估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