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引才育才并重推进创新药物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作者:李 春时间:2019-08-19 17:10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下简称药物所),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家重点药物研发机构之一。药物所始终坚持以创新药物为重点,以天然产物为特色,应用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研发并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药创制之路。

药物所学科齐全,搭建了从作用机制研究到新药发现及开发全链条的技术体系,具有很强的药物研发能力。多年来已构建了完整的产学研生态循环。已研制上市新药百余种, 获新药证书130余项,其中以人工麝香、高三尖杉酯碱、联苯双酯、双环醇、丁苯酞、金水宝、艾瑞昔布、丹参多酚酸等为代表的原创新药21项。

以药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30余项,其中国际及国家级奖项3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持有的有效专利1000余项,获得授权的国内外专利400余项;共编写著作350余本。近年来,药物所注重加强基础研究,近年来在《细胞》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高影响力的论文。

药物所重视人才培养,现有职工500余名,其中1/3具有高级职称;先后拥有5名两院院士,以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等近百名国家各级专家及人才称号获得者。

药物所通过建设引领国际前沿的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高水平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和机制,造就了一批创新药物研发的研究团队和具有国际重要学术影响的领军人才,加大青年科技人才的协同培养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注重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并重,在外部引进方面,历年来共从国内外引进高水平人才42名,出台了多项管理措施,以保障引进人才入所初期的科研经费、科研空间和科研助手需求;在内部培养方面,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科研人员聘用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长期以来,药物所始终坚持“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突出”的总体思路。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学问题,以任务为牵引、人才为核心、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推动创新药物科技前沿理论技术与产业化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药学领域一流的人才集聚中心、科学技术的创新中心、产业化的支撑中心。尤其是通过多重举措并举,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使药物所成为我国新药创制领域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一、引进和培养并重

药物所已经陆续引进数十位各类人才,其中近5年引进的14位青年人才,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或跨国药企,专业领域除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传统药学学科,还包括新兴交叉学科如合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生物药物学等。同时,药物所自身也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在岗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出自药物所的博士和博士后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大力的人才培养,使药物所一贯的优良工作作风和科研水平得到了传承。

针对海内外引进人才,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先后出台《引进人才管理规定》《引进人才考核管理办法》《人才专项资金预算化管理办法》。引进人才需经过学术报告演讲、小同行专家面对面单独交流、学术委员会答辩等程序,根据聘任等级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科研启动经费和住房补贴,并配备科研助手,专门为引进人才提供办公室和实验室,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引进人才自定3年中期考核和5年期满考核的工作方案,经科室主任和所领导确认后拨付启动经费。相关学科在每个年度组织同行专家对引进人才的工作进行评价,尤其是给新担任课题组长的引进人才提出意见和建议,传递宝贵的科研和组织经验,使得他们尽快独立开展工作、少走弯路。与此同时,鼓励引进人才多和所内科研人员进行学术交流,以此促进学科的交叉发展,为学科间的合作打下基础。引进人才牵头组织学术交流,使其快速融入药物所的研发团队。所领导不定期组织引进人才座谈会,对科研工作给予指导;聆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提出可行性建议,并对有条件实施的方案督促职能部门加快落实。各科室主任发挥领域带头人的作用在课题申请、立项、平台搭建、学生培养等方面提供帮助,甚至将自己的学生、助手和科研仪器划拨给引进人才,协助他们快速组建团队。

引进的青年科学工作者在药物所培育下,已有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荣获“求是杰出青年科学家奖”、3人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2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他们已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如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5年资助5000万元),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多篇(如《细胞》《美国化学会志》等杂志)。引进人才的相关科研工作已全面展开,并良好地融入到药物研发的大框架内,部分工作已经产生明显的项目推动
作用。

“靶向PI3K的肿瘤治疗药物IMM-H012原料药及其制剂”,是2015年9月合成药物化学研究室引进的许恒博士立项研发的课题。建组之初,在划拨实验室和启动经费之外,药物所很快为许恒博士搭建科研团队,陆续配备了4个编制内的助手名额,之后通过聘为协和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获得招生指标,通过全国博管会“博新计划”为他招募1名优秀博士后,科研团队在短期内就完成组建,体现出强大的攻关实力。经过3年的细致研究和与药理室相关课题组的精密合作,该课题在2018年11月实现了上亿合同额转化,已收到了首笔里程碑式合同款,并即将进入I期临床研究。

在培养人才方面,通过课题组长晋升和优秀青年科研骨干的竞争上岗等方法,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以4年一周期的业绩统计为依据,通过竞聘,为现有课题组长晋升到高级别岗位提供了渠道。为了加快青年科研骨干的成长,增设了青年课题组长,以挂靠或者完全独立的形式,鼓励年轻的正副研究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业绩突出的人员,可以在中期考核时竞聘到更高级的岗位。 即将开展的中期考核,可以预期将有不少青年课题组长能晋升高一级甚至越级晋升高级岗位。

生物合成室戴均贵博士是个很好的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例子。他在2003年博士后出站后从日本回国,加入药物所,被聘为4级课题组长,在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后给予了3级课题组长的科研待遇,在课题组进人计划和博士后招收等人事政策方面予以适当倾斜。戴博士陆续获聘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以及“协和创新团队”带头人,药物所对上述人才计划进行了等额经费匹配。经过多年积累,戴博士在如《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影响因子13.873)、《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11.935)、《有机化学通讯》(Organic Letters,影响因子6.601)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并在今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药物所为支持他继续拓展工作,通过绿色通道将其聘为2级课题组长。由此他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和个人收入。戴均贵博士不但是引进和培养制度的受益者,还是培养科研梯队的执行者。通过课题锻炼队伍,他组内有2名助手晋升为副研究员,组内年轻人申请到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个以点带面、全面突破的科研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二、基础与转化并重

新药研发不仅是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过程。想要获得新药研发的突破,起点是有新靶点、新作用机制、新化学实体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发现,中间经过漫长而细致的先导物发现、候选物确定、临床前研究、生产中的中试放大和产业化以及临床研究等系统工程,最终才能体现在新药生产批件和新药上市上。因此,各个环节的研究都属于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而且各个环节并没有泾渭分明的区分。药物所没有孤立地割裂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而是鼓励科研人员按照新药研发的一般规律,在学科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全面掌握新药研发的全局。在很多课题组内都存在同时进行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工作:一个项目已经进入到临床研究了,另一个项目正在探索或者已经完成了先导物的发现。这种有梯度的研究进度,不但符合科研人员的研究兴趣,也利于他们总结上一个新药研究的经验教训从而指导下一个研究的进行。

 

三、薪酬与事业并重

药物所目前的科研高级岗位(课题组长)分为5级,其中1-4级对应国家专业技术岗位,可以越1-2级申报;贡献杰出的人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获得直接晋升;5级对应业绩突出的青年课题组长。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岗位津贴。在已完成的业绩评估中,有人晋升,有人降级。

不同级别高级岗位,可以配备不同数量的编制内科研助手和基本人员经费。稳定的科研团队,使得课题组长可以专注于科研工作的全局性和前瞻性考虑,而将事务性和技术性的工作交给科研助手,这样不但可以将课题组长从繁重的杂事中解脱出来,还有利于实验室技术和风格的稳定传承。科研助手的薪酬,按照其资历和能力匹配至4-9级岗位津贴,不但与课题组长的岗位津贴有等级上的交叉,各岗位内还有“小台阶”加以细分。科研助手在事业上可以凭借自身的努力获聘独立课题组长;即便是一直留在课题组内,其中优秀者也能通过业绩积累获得研究系列最高职称和高于一般课题组长的岗位津贴。

 

四、国际与国内并重

药物所与国际上的医药研发机构有着广泛和悠久的合作历史,既有与欧美科研机构如牛津大学、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等的传统合作,也有与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国际医学研究中心、塞尔维亚克鲁古耶瓦兹大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兴合作。此外,通过国家外专局项目资助或者药物所自有经费支持,药物所聘用了多位客座研究员和访问学者。外聘学者每年来所进行多次学术交流,有的在药物所指导合作团队工作1-2个月。通过直接聘用外籍高层次人才,使科研人员在相关学科上与国际先进水平零距离接触,更有利于开展前沿创新性研究工作。

药物所与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非常广泛。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系统等科研机构开展基础性研究合作;与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等临床单位开展新药临床前和临床研究合作;与石药集团、天津天士力、江苏恒瑞等企业开展新药产业化合作。相关领域的合作,使得药物所多次获得北京市“金桥奖”和“优秀技术转移机构”等荣誉称号。

 

五、软件与硬件并重

科学研究中除了需要科研人员的脑力、能力等软实力,高水平的硬件条件也是科研工作的必备要素。自2006年始,药物所获得了约2.4亿国家相关修购专项基金的支持,科研条件尤其是大型科研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改善科研环境,药物所自筹资金在北京市大兴区生物医药基地建设了4万平方米的产学研基地。现在已进入内装修阶段,预计2019年底入驻。届时,在现有1.8万平方米和未来4万平方米科研面积的基础上,科研人员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潜力。

 

六、内控和外培并重

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管理体系的支撑;管理体系的健全,离不开内控和监督机制。药物所出台内部审计制度,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化。加强对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监督,以及经济合同管理和大额经费支出的检查与监督,使之风险可控。

近年来涉及科研机构违规违法使用科研经费的案件时有发生。鉴于很多新晋课题组长甚至资深科研人员尚不具备足够的财务和法律专业知识防范相关方面的风险,纪检监察室会同法律事务部等部门,多次聘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律条文解答、典型案例宣讲等专门活动,多宣传、早提醒,力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

(作者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