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高新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时间:2019-08-15 17:16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3年5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201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区。发展至今,常熟高新区已形成以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同时正在布局氢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内建有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和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目前已引进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项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4个;拥有人才资源总量2.96万人,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2242人;培育和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次,省双创人才26人次、姑苏人才47人次,充分发挥了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了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和人才工作品牌。

近年来,常熟高新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持续优化引才、育才、留才机制,完善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一、完善产业布局,建设人才“集聚区”

1. 聚焦“创新要素”,创建产业示范基地

常熟高新区持续扩大开放合作、深化创新驱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已成为常熟市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多年来,常熟高新区围绕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战略主导产业,获批“国家火炬常熟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苏省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江苏省汽车关键核心部件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产业示范基地。常熟高新区以产业基地建设为抓手,围绕“产业链”构建“人才链”。打造以高新技术企业、双创人才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的创新企业梯队,集聚产业技术人才,筑牢“产业人才金字塔”的基础,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37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354家。布局高端外资独立研发机构,先后引进了丰田研发中心、加通汽车全球科创中心、马勒研发中心等知名外资研发机构,集聚国际一流的研发人才,提升“产业人才金字塔”的尖端。提升产业骨干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建设水平,巩固“产业人才金字塔”的中间骨干,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研发机构78家,其中包括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分站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

2. 聚焦“产业园区”,培育新兴特色产业

常熟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坚持一手抓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深化“一区一战略产业”。瞄准汽车“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网联化”技术创新发展这个主攻方向,通过做好专利导航,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力培育以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为重点的“一区一战略产业”。

二是打造臻迪人工智能科技园。紧抓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加速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中国人工智能独角兽TOP20的臻迪集团等龙头企业,布局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的人工智能产业。

三是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紧盯全球汽车产业生态变革趋势,依托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应用、江苏重塑能源科技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全力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

四是打造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凭借丰田研发、丰田汽车零部件、三菱电机等日资企业的集聚优势,突出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日本企业开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

五是打造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园。充分发挥毗邻上海的交通区位和昆承湖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致力于构建金融、基金、创投、银行、担保、保险等协同支持创新发展的金融科技聚集区。

3. 聚焦“核心技术”,布局高端研发产业

常熟高新区聚焦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突破,加快实现技术自主可控,积极布局研发产业。加强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大院大所”的合作,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紧盯国际前沿,突出“高精尖缺”,引进细分领域的顶尖研发团队,构建“研发+孵化+创投+基地”四位一体的科研成果产业化体系。依托区内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及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招才引智工作,精准对接苏州国际精英周、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春晖杯”创业大赛、北美创业大赛等活动,全力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通过举办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招商推介会“北上广深”专场,参加美国128华人科技企业协会常熟行、2018苏州国际创客大赛(英国赛区)创业组项目常熟行、海归创业大赛说明会、2019常来常熟创新创业武汉专场对接会、第五届“i创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人工智能专场活动等招才引智活动。

 

二、搭建平台载体,打造人才“金招牌”

1. 定位“创新模式”,建设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

常熟高新区以“科技镇长团”试点为契机,联合江苏省内多所高校创建了常熟大学科技园,为科技创新要素稀缺的高新区奠定了坚实的创新基础。从2008年开始建设到2010年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再到后来探索出一条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新路径,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始终以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科技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3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创“学科与产业对接、成果与企业对接、专家与企业家对接”的“三对接”模式,加速基层科技资源的集聚,积极打造常熟高新区科技创新战略平台,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5个,省级荣誉17个。发展至今,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常熟高新区产业升级的先导区、科技创新的引领区和创新体系建设的示范区,极大地推动了高新区乃至常熟的科技创新工作。

2. 定位“创新平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常熟高新区以江苏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为契机,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出台《常熟高新区科技创新平台项目研发及平台运行经费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条款的补充规定,深入推进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按照“项目经理”模式建设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北大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先进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3家重大创新平台,着力探索“股份合作、团队控股、股权激励”的创新机制,有效发挥创新平台作用,集聚了液晶非显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高温合金材料等领域的专家和技术骨干130余人,其中外国专家7人、留学归国人员7人、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省双创人才2人,共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获得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立项支持、11人入选省产研院集萃研究员、4人入选省产研院集萃青年研究员。

3. 定位“创新载体”,建设双创社区

常熟高新区牢固树立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第一资源的导向,着力构建集办公、展示、会议、活动、休闲、社交于一体的综合型创业社区。

一是打造科技人才核心区。以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常熟东南高新创服中心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平台,建成“创意、创业、创新、创研、创优”
5创基地和科创大厦,启用孵化载体面积超50万平方米,先后获批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试点、江苏省科技企业加速器等荣誉。

二是推进省众创社区建设。专门研究出台《常熟高新区众创空间管理办法》,加强区内众创空间管理,通过入驻资格审查、制定奖惩机制、细化考核方式,不断完善运营管理制度,促进众创空间可持续发展。累计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众创空间6家,苏州市级众创空间6家,各众创空间总面积超1.5万平方米,提供工位450多个,入驻团队150多个。荣获江苏省众创集聚区试点、首批江苏省众创社区试点等荣誉。

三是探索“飞地孵化”新模式。依托常熟小样青年社区,在北京中关村打造“飞地孵化器”——常熟(北京)创新中心,采取“飞地+本地”联动的方式,以飞地孵化空间为枢纽,形成信息、技术、资本、项目等多要素的双向流动,打造“京常”系列品牌,做好常熟创业的“北水南调”工程。截至目前,常熟(北京)创新中心共举办“京常路演”“京常会”“京常来”等系列活动80余场,服务创业项目120余个,累计推荐科技项目39个,产业覆盖智能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

 

三、营造创新生态,丰富人才“朋友圈”

1. 关注“人才落地”,完善政策体系

常熟高新区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人才落地,扶持人才创业。

一是专门设立科技人才专项资金。出台了《常熟高新区科技人才专项资金实施意见(试行)》,每年在高新区财政预算资金中安排,成立了专项资金领导小组并下设管理办公室。

二是大力实施“昆承英才”计划。出台《常熟高新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对在高新区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海内外人才或团队提供扶持资金,对入选常熟市领军人才计划的项目给予配套扶持,对创业型人才项目培育企业提供3年免租金的办公、研发用房,对领军人才提供3年免租金的人才公寓。

三是优化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组建“天使基金”,对创业人才给予资金扶持;设立“科贷通”,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企业给予贷款支持;启动江苏省科技企业融资路演服务中心常熟高新区分中心,为人才企业和金融机构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

2. 关注“素质提升”,开展培训交流

常熟高新区定期举办科技金融、项目申报、知识产权、财税政策等一系列培训,提升人才素质,助力人才成长。

一是发挥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引领作用。举办双创大讲堂、博士联谊会等人才活动,并组织人才企业参加“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最具发展潜力科技人才企业评选等创业活动。

二是深化常熟市知识产权服务广场建设。打造“五区一基地一审理庭”,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面向企业高管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开展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沙龙、研讨活动。

三是提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常熟一站式服务中心内涵。大力推动科技服务高端化、专业化、社会化、网络化发展,全力打造集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科技金融、科技咨询、创业孵化等线上线下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打造“创管家”培训品牌,已入驻专业服务机构14家,服务企业超1800家次。

3. 关注“环境优化”,引进一大批优质资源

常熟高新区深入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依托昆承湖打造精致南部新城,丰富人才生活,增强人才归属。

一是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清华附中合作建设常清中学,与伦华教育合作建设常熟国际学校,与南师大教育发展公司合作建设南师大常熟金仓幼儿园,更是建有中国大陆唯一一所“世界联合学院”,成为常熟国际化教育的示范、对外展示交流的窗口。

二是引进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打造创业者沙龙、高校平台沙龙、博士人才沙龙等多种形式的人文沙龙,为落户人才提供交流互动平台,并组建跑步、足球、篮球、网球等业余体育队伍,组织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三是引进大型休闲配套资源。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百货旗舰永旺梦乐城即将投入使用,集购物、娱乐、社区、生态4种功能为一体,打造特色鲜明的一站式购物中心;昆承湖体育公园定期举办水上赛事和体验型运动,提升区域人文、人气、人居,全力打造生态、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的活力新城。

(常熟高新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