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高新区人才政策实施现状及今后工作思路
时间:2019-10-16 14:33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自1992年11月建区以来,常州高新区始终坚持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注重围绕自身产业链打造较为完善的创新链,注重引进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型创新人才及团队,注重通过引进核心创新人才团队培育前瞻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创新发展路径,初步建成了“一区四园多基地”的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区、产业特色鲜明的“两特三新”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领军型人才相对富集的高层次人才引领示范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服务特色区。


一、政策实施现状

1.主要经验做法

常州高新区主要经验做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组织部(人才办)牵头抓总,经发局(金融办)、商务局、人社局、科技局协同推进的人才工作体系,来全面推动科技人才工作。在做法上总结为三个体系、三个加法、三个链条。即人才工作的工作队伍、目标考核、人才政策三个体系、人才引育的“人才+资本”“技术+市场”“专业+产业”引才模式三个加法、人才发展环境的载体平台链、创业资金链、特色服务链三个链条方面,以此形成合力,推进双招双引。2018年,常州高新区又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结合常州高新区实际,研究出台了新版人才意见及24条配套实施办法,推动了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二是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的人才发展理念,推进全区人才梯队建设。注重产业链引才。基于产业现状和特点,常州高新区逐步构筑起光伏智慧能源、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两大特色产业,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医药及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两特三新)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体系。同时,围绕产业,鼓励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体制革新等方式向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创造人才需求,带动人才引育。注重企业主体引才。围绕重点发展产业,深入实施“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企业与“大院大所”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推进产学研合作“柔性引才”,将人才、智力、成果引进企业,“活性”引才、用才,加快企业人才培养。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建设一批国际化的企业研发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通过股权、期权等形式,积极引进科技、管理、服务人才及团队,激发人才团队积极性。注重创新生态引才。以打造双创基地为抓手,培育创新创业生态,集聚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创新创业主体,营造集聚科技服务、政策法律、创新文化等在内的创新创业环境,通过人才、知识、资金等要素的循环流动来形成区域持续快速发展的势能。近年来,高新区已汇聚安泰创明研究院、浙大常州工研院等11个高端创新载体平台,构建了较完善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孵化服务链条,全区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到230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人才企业总数超过1200家,各类创业基金资金总量达到100亿元。

总体来看,通过多年持续推进,常州高新区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在人才引进方面,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累计引进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05名,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发达国家科学院院士5名,国家人才计划获得者100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04名,培育江苏省“双创团队”10个,汇聚了“2016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杨永岗、“纸电池之父”张霞昌等一批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2008年,引进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杨永岗团队创立了中简科技,经过10年培育,中简科技研发生产的国产ZT7系列碳纤维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唯一合格供应商,打破了发达国家对高等级碳纤维的国际垄断。在企业培育方面,重点人才企业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33.6亿元,纳税1.76亿元,其中,产生销售超千万元企业31家,维尔利科技、中简科技成功上市,爱尔威科技等2家人才企业列入区IPO上市后备企业名单,宏微科技、容大股份、金刚文化等10家人才企业挂牌“新三板”。

2.存在的问题

虽然常州高新区在各类人才引育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不断探索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政策有待进一步聚焦、高层次人才集聚度有待提升。与南京、苏州、无锡等周边先进地区相比,我区目前实施的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仍存在差距,缺少类似苏州独墅湖、苏州科技城的科教资源集聚,创新资源少、散、低。二是人才评价机制缺乏较为成熟的经验模式。虽探索建立了学历、职称、薪酬、荣誉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但人才评价与支持方式、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充分结合。三是用人主体主导用人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如,全区企业高管年薪大部分仍居于30-50万元区间,但目前政策是给予年薪50万元以上的经营管理人才予以支持,引进相应层次人才存在一定难度。


二、发展思路与举措

下一阶段,常州高新区将围绕“建设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主线,抓好“引进、培养、激励”三个关键,着力构建聚焦产业培育的科技人才引育创新生态链,进一步凝聚人才工作合力,以更大力度、更优方式大范围不断优化人才政策,着力形成人才综合竞争新优势。

1.统筹资源,协同推进各类政策。一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加快打造以高铁新城为核心的创新资源集聚区,以高新科创园、创意产业基地、碳纤维科创港为代表的双创载体示范区,以及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构成的高端引领、全域覆盖、特色鲜明的“1+3+X”创新创业新格局,加速汇聚一批高技术产业研究院、高端服务平台、高层次人才、高科技企业等“四高主体”,为集聚高端人才营造优质“硬环境”。二是聚力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柔性引才”方式,着力探索“龙头企业+研究院+孵化器”、离岸研发 (孵化)等新模式。重点围绕“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爱尔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德节能创新中心”,以及2019年筹建的“新能源物联网创新中心”“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院”“西夏墅刀工具研究院”,探索“一平台、一基金、一基地”的“章鱼”模式推进双招双引。结合离岸研发 (孵化)的探索,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标准和引育机制,重点在保障普适性政策延续性、可预期性的同时,进一步聚焦产业“高、精、尖”等紧缺性人才引进和服务。三是注重提升引才育才“软环境”。积极实施更为便利的、全方位的“优智、优享、优居”工程。积极参与全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为便捷的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全区“3+N”产业高地与人才高地建设相融合的人才工作体系建设,形成工作合力。

2.对比周边政策,进一步加大引才、育才支持力度。广泛调研周边人才工作先进地区,对标找差,对于有发展竞争优势的人才队伍,继续保持当前支持力度,对于发展竞争优势不明显或存在相对劣势的人才队伍,有重点加大支持力度,力争做到市内领先、苏南前列,形成总体优势。一是加大企业激励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两特三新”主导产业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支持企业大力引进各类急需人才,适当增加三星级工业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类申报名额,提高购房补贴标准,配套建设高端人才公寓,切实做到“以产业招人才、为产业聚人才”。二是加大技工补贴力度。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企业用工日益紧缺、部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普遍遭遇用工荒等问题,鼓励企业与专职院校合作办班培养企业新型学徒型人才,提高培养补贴标准。同时,鼓励企业新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让“工匠精神”在新北大地蔚然成风。三是探索打造人才特区。在加大政府有效投入的同时,更为注重发挥市场功能。以中简科技为核心,打造中简科技碳纤维产业园,在园区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充分赋予人才评价自主认定权,自主制定资金拨付方式,鼓励柔性引才用才,以人才优势推动打造江苏闻名、全国知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东方碳谷”。

3.深入调研实际,进一步扩大政策覆盖面。针对收集整理的各类人才诉求,结合今年人才政策实施情况,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力求政策进一步覆盖到更广大人才群。一是降低政策支持门槛。根据全区企业给予高管实际年薪现状,适当降低目前年薪50万元以上的经营管理人才及年薪30万元以上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年薪标准,确保更多符合条件的准高端人才可享受政策。同时,根据全区龙头企业、重点企业部分员工因业务工作需要派驻北京、上海等特大型城市的现状,放宽社保条件要求,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来为全区企业服务。二是扩大企业资助范围。根据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小微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目前覆盖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工业企业、领军人才创业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资助企业范围,探索将全区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纳入资助范围,支持人才创业、经济快速做强做大。三是拓宽引才专业范围。进一步放宽人才引进中对专业技术类别的要求,努力集聚一批实用性强、专业技术精的实干人才队伍。如在农业企业引才中,除了涉农专业人才外,探索将生命科学、生态学、食品科学、农业机械化等相关人才也纳入引才范围,充分发挥政策对各类人才专业的激励作用。

4.把握精准定位,进一步优化资助方式。针对人才难引难留的问题,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充分结合人才创造的市场价值、享受的薪酬待遇、落户安家的实际需求,探索建立多元化人才资助体系,确保人才资助合理化、精细化。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针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在目前以学历、职称、薪酬、荣誉等作为评价依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积分制评定方式,综合考量人才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创造的社会价值等整体工作能力,全面评定高层次人才,力争让贡献最多、能力最大的人才获得最优的资助回报。二是建立合理的薪酬补贴制度。在给予海内外精英人才按薪酬给予补贴的基础上,探索补贴制度向经营管理人才、紧缺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人才延伸,采用直接薪酬补贴的方式,按人才引进薪酬待遇的多少给予一定比例的资助补贴,充分将政策补贴额度交还给市场。三是加大租房补助力度。针对新引进到全区的各类人才,包括应届毕业生、其他初来全区工作的人才均为以租房形式过渡的现状,在目前给予硕士、本科生租房补贴的基础上,探索在其他各类人才中试行,给予每月一定数额的租房补助,帮助人才在全区快速落户安家,多渠道解决人才住房需求。

(常州高新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