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高地
作者:劳帜红时间:2019-12-23 00:56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近年来,广东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战略思想,按照中央和广东省省委重大部署,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效应”的良好机遇,坚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全力谋划和推进人才工作,大力吸引集聚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努力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提供坚强有力人才支撑。

 

一、聚焦自主创新,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构建管理有序、统筹科学、执行有力的科技人才工作新格局

根据中央和广东省省委的部署安排,广东已经整合了省科技厅、省外专局职责,重新组建省科技厅,对外保留省外专局牌子,有效打通了智力引进与科技创新机制,为对接科技创新需求吸引集聚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更有利的制度保障。广东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按照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指示要求,紧紧扣住“加强、优化和转变政府科技管理和服务职能”这条主线,把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转变管理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构建“统筹国际国内两类人才资源,推动工作重心向自主创新聚焦发力”的科技人才工作新格局。随着全面整合了原科技部门的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原外专部门的外国人才智力引进两大职能,广东科技人才工作视野进一步拓宽、手段方式进一步丰富、工作目标进一步明晰,更好地适应科技创新活动规律,更好地推动新时期科技和人才国际合作大局,聚焦服务国家和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切实提升科技管理体系整体效能。

 

二、强化制度优势,以政策创新为动力,实施系列针对性更强、含金量更高、获得感更多科技人才政策

广东推动省政府以2019年1号文的形式及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协调省有关部门和各地市制定配套政策,编制印发《“科创12条”实施指引》,面向各类创新主体举办60多场专题宣讲会,在全国率先提出一系列具有超前性、突破性的政策措施,推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创新活力。广东制定《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方案》,采取了一系列落实举措对“三评”改革进一步实化细化,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实施科研诚信、科研伦理的评估与审查,建立严重失信行为记录信息数据库,全面开展对严重失信行为记录与惩戒。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启动修订《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制定了港澳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广东省财政科技计划的若干规定,率先支持港澳机构申报我省财政科技计划项目,允许省财政科研资金直接拨付港澳机构使用,畅通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技合作的资金流。广东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地实施,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可按内地与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此外,今年还高质量完成《广东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修订工作,12月1日起已经正式施行。

 

三、突出高端引领,以人才工程为重点,面向全球吸引集聚视野宽阔、理念先进、科技领先的创新团队和人才

广东组织实施省级重大人才工程。坚持“高精尖缺”导向,优化提升“珠江人才计划”“广东特支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在引才重点、项目设置、支持措施和评审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突出领域产业重点,更加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引进人才,采取合并、取消、调整完善等方式,切实精简人才计划数量,优化项目资助标准和支持方式,加强省重大人才工程与重大科技计划、各级人才计划衔接协同,发挥重大科技平台对高精尖人才的汇聚作用,重点面向全球引进从事前瞻性、原创性研究或从事核心关键技术、颠覆性技术研究的顶尖团队和人才。广东支持和鼓励省内用人单位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孵化基地、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聘雇博士、博士后;广东支持和鼓励省内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技工院校邀请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海外名师短期来粤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广东实施“粤海智桥资助计划”,对通过市场化引进人才的用人单位,以及引才有功的机构予以资助。

 

四、搭建事业平台,以创新机构和重点项目为抓手,为人才提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事业发展舞台

一是基本完成省实验室布局。在岭南现代农业、先进能源、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新建第三批3家省实验室。前两批7家省实验室已基本完成筹建工作,吸引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来粤创新创业。系统出台省实验室建设规范性文件,赋予省实验室自立项目视同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项自主权限,力争形成可复制的省实验室建设“广东模式”。启动建设我国首个中医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已达30家;择优新建16家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全省已达382家。二是加快推进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建设。在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纳米科技等关键领域,成建制、成体系引进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力学所等10多家国家级大院大所在粤建设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其中8家登记为不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的省级事业单位。三是科技孵化育成体系日趋完善。制定《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引导全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国际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截至9月底,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989家,众创空间达868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数量继续位列全国首位。四是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建设。已建有50多个面向港澳的创新创业平台,共有港澳创业孵化基地131家,吸引港澳创业团队和企业1039个。五是率先启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在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必争领域及“卡脖子”技术前端科学领域启动首批13个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平均资助强度约4300万。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委员会正式运行,启动新一轮国家——广东联合基金,以及一系列省市联合基金、省企联合基金,初步建立起从重大项目、国家联合基金到省内联合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较为完善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资助体系。启动粤澳联合资助计划,继续实施粤港联合资助计划,三地同时发布2019年度联合资助计划指南。六是继续办好创新创业大赛。2019年全省报名参赛企业总数持续增长,位居全国第一,港澳台企业积极参与大赛,参赛企业同比增长146%。

 

五、畅通合作渠道,以全球网络为目标,不断拓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人才科技交流合作空间

首先,坚持国内搭台和海外设点相结合。广东省充分发挥落户深圳的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落户广州的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两个平台的主场优势,全力做好参会参展工作。优化海外人才工作站布局,构建遍布全球的海外人才科技合作网络。其次,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创新“走出去”引才方式,及时分析研判国际人才流动新特点,连续11年组织赴海外开展人才科技交流活动;认真做好出国(境)培训工作,涌现出一批优秀培训成果。创新“请进来”引才方式,继续按照“小型化、区域化、专业化”和“定点落地”的方式,组织“海外专家南粤行”各专场活动,重点做好“首届百名海外博士博士后南粤行”活动,以规模效应提升活动品牌知名度。最后,坚持政府主导与民间推动相结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广东与国际知名科研组织和大学的合作,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研发机构。重视国际民间合作,开创性单独设立科研人员国际交流资助专题,加强外籍青年科研人员来粤开展学术交流与研发合作的引导和组织,面向发展中国家的高级官员与学者举办“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战略与政策培训班”。

 

六、构建创新生态,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营造更有张力、更具温度、更加包容的人才生态环境

广东深入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加强业务指导和事中、事后的监督,确保行政许可工作规范实施。对外国高端人才办理工作许可开辟“绿色通道”,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施《外国高端人才签证制度》,在广州大学城延伸设立外国专家服务点,建立联系走访外国专家、领军人才的长效机制。广东不断改善科研基础设备和科研条件等硬件设施的同时,在深圳市及广东自贸区各片区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将公安部支持广东16项出入境政策适用自贸区的6项出入境政策复制推广到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9市以及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实施,指引申办广东人才“优粤卡”,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作者系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广东省外国专家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