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高新区: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
时间:2020-06-30 14:00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自1992年建区以来,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苏州高新区”)始终围绕创新驱动、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聚焦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通过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培养,努力把创新的优势变成推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直接动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已日益成为高端人才集聚、产业特色鲜明、创新氛围浓厚、创业环境优良的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相继获批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江苏省首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通过多年持续努力,高新区培育了一支强大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自主培育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1300多名,其中,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48人,江苏省“双创人才”90人,江苏省“双创团队”(科技类)9个,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2人,姑苏重大创新团队5个。在高新区完善的科技企业培育体系支撑下,一批创业领军人才企业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石网科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先后成功登陆科创板。

2020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也是苏州开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苏州高新区将瞄准“奋起直追、大步进位”的奋斗目标,全力以赴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的“双胜利”。

 

一、面对疫情,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关键时刻,高新区科技部门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了重要科技
力量。

1.政策保障,服务跟上,打好战疫情和促发展的“组合拳”

疫情发生以来,高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应对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六条政策意见》《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复产用工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扶持科技型企业等方面,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给予支持。高新区编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政策汇编》发放至区内企业,让企业更好地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高新贷”“成果贷”“新创贷”等专项金融服务产品为企业雪中送炭,破解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流动资金短缺等难题。区科技创新局联合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对今年开展科技贷款业务的相关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政策辅导,在特殊时期引导合作银行压缩科技贷款放款时间,提升科技贷款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认真做好区内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复工复产督导。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定向支援板块工作,深入推进“千名机关干部服务万家企业”活动,有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区科技创新局还将疫情防控工作与政策落实工作紧密结合,梳理适用于科技企业的政策措施和项目,在复工复产指导的过程中融入宣传辅导,帮助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目前,“用于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产品的研发”等38个项目获批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防治”科技专项计划,为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加快科研进度争取到了有力政策支持。

2.科技战“疫”,克敌“智”胜,科技创新助攻“双胜利”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区内大院大所、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扛起科技战“疫”大旗,展现了硬核担当。

大院大所创新平台充分利用强大的研发基础和技术储备,加紧科研攻关,强化成果转化,努力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与治疗工作提供科技支撑。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转化成果“ROFI全自动干式免疫荧光分析仪”入选新冠肺炎疫情防治急需医学装备目录;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院孵化企业开发的“手持式新冠病毒免疫荧光检测系统”8分钟出核酸检测结果,实现对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隐性感染者快速检测;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主动向相关疫区提供ICSE生物分子瞬时降解技术装备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设备,助力守住后勤防线。

科技企业全面应用新技术助力防控疫情和复工复产,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支撑力量。苏州凯迪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为疫区捐赠了价值百万的呼吸机,助力新冠治疗;本地生鲜电商企业“食行生鲜”提前复工,满足人民群众无接触买菜需要;江苏未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紧急开发上线“全国医院求助信息查询系统”等信息系统,为战“疫”注入“互联网+”力量。

疫情防控,科技人才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奋力拼搏,冲锋在前。企业博士后曹国君奋战在华山医院发热门诊一线从事新冠病毒检测筛查,同时还在攻关冠状病毒现场开展快速检测系统的研发;领军人才刘宁带领研发团队仅用4天时间就完成了N95口罩全自动生产线的设计,每天可生产N95口罩2万只以上,为缓解防疫物资短缺贡献力量;领军人才陈海滨带领团队开发的“智能通行自助机”和“智能人脸识别测温仪”相比人工审核、测温提效50%以上,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二、人才引领,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丰硕战“疫”成果的取得,离不开高新区对科技人才工作的深耕厚植。回顾近年来科技人才工作,高新区总结出以下经验。

1.提升科技人才工作站位,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成立以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挂帅的人才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科技人才工作。实施区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凝聚人才工作整体合力。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专家工作方案,推动联系服务人才专家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二是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优化实施区人才工作月度例会、人才工作重点部门每周会商、大院大所人才工作专题协商等工作制度,形成统筹联动高效的人才工作模式。常态化开展板块、人才企业、大院大所走访联系,推动基层人才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并进。三是打造“远来近悦”的创新创业环境。持续抓好引进人才培养使用,用事业留心、用待遇稳心、用真情暖心,让更多人才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不断提升全区人才工作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完善引才育才格局,扩展双招双引途径

一是持续提优科技人才政策。出台区领军人才新政,取消对人才的年龄限制,“重点创新团队”和“创业领军人才”两个类别的项目资助上限分别上调至600万元、300万元,同时加大安家补贴支持力度。优化机构引才政策,进一步扩展政策覆盖面,提高奖励上限,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引才积极性。每年用于扶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专项资金超2亿元。二是拓宽海内外引智渠道。全面加强与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海创智库科技服务中心合作,主动对接国家特聘专家、海内外“高精尖缺”人才。拓展与海外人才网、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等引才机构的合作联系。依托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苏州校友会高新区人才工作站以及厦门大学苏州校友会“校友之家”,持续对接海内外优质校友资源。三是开展各类引才活动。连续精心策划十一届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高新区分会场活动,共吸引20多个国家3500多名高层次人才参会,累计落户项目757个,注册资本近60亿元。组织举办“苏创杯”“苏南科创杯”“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智汇苏高新”科技人才路演打通高新区领军人才立项绿色通道,每期均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踊跃参与。常态化组织开展海外跨境路演、人才企业融资对接、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投融资对接会,精准对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

3.集聚高端创新资源,营造科研创新生态

一是聚焦大院大所大平台建设。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了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大院大所大平台。北美离岸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苏州—柏林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全力打造“高端、高质、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源头,累计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团队)300余个。二是聚焦孵化载体建设。累计建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6家,其中国家级7家,全区孵化载体面积达到50多万平方米。重点打造“苏州创客峰汇”众创集聚区,已引进54家众创空间,其中国家级8家,省级31家,市级40家,获批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三是聚焦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制定促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实施办法,全区拥有市级以上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300家,其中国家级研发机构3家、省级322家,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2300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到68%,其中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过95%,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上高企研发机构有效建有率达到94.82%。

4.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才融合发展

围绕高新区重点布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大健康、大数据和高端制造等先导产业,高新区加大力度吸引相关产业高端人才,突出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做优、做深、做长产业链。作为全省唯一重点支持发展医疗器械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国家医疗器械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目前拥有市级以上生物医药和医学工程领域科技领军人才80余人,占比超20%。同时,高新区不断强化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圈建设:规划建设了一个特色产业基地——医疗器械产业园;院地共建了多个研发平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国仟医疗科技创新研究院、苏州协同创新机器人研究院等;引进了专业检测平台——江苏医疗器械检验所苏州分所;成立了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省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科院先进医疗器械产业孵化联盟;制定了鼓励医疗器械产业化的专项扶持政策;设立了3个专业风险投资基金;举办了中国(苏州)先进医疗器械技术转移大会、全国医用机器人产学研高峰论坛等一批重大活动。基于雄厚的产业基础,高新区获准设立苏州市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区域重点产业专项,每年通过专项新增市级领军人才20余人。

5.加大创新创业支持,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一是提升创业服务。高新区注重人才政策与科技、产业政策的配套衔接和协同发力,针对人才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诉求,提供多元化、全链条服务。提升金融支持力度,大力推广“高新贷”,2019年授信1.27亿元,放款5150万元,有效缓解人才企业融资难、首贷难的问题。强化科技金融服务,积极尝试财政无偿拨款和天使投资市场化支持的联动机制,设立了3亿元的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母基金;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发行了总额度为1.8亿元的全国首支冠名“科技型”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建立了市区联动科技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推行科技金融项目,区内企业累计投保科技保险的总保险金额超过1200亿元,累计“苏科贷”和“科贷通”科技贷款总金额超过61亿元,成功获批全省首批科技金融科技服务业特色基地。通过举办科技企业招聘专场和苏州市“云聘荟”网络平台解决企业招聘难题。二是优化生活服务。深入整合全区人才服务资源,服务人才生活更加高效便利。积极推广“智汇苏高新”高层次人才电子服务卡,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工作,提升各类人才的归属感。三是做优众创服务。全力打造“苏州创客峰汇”众创品牌,依托阿里巴巴创新中心等平台,举办各类主题沙龙、项目路演、技术交流等活动800余场,以一站式、全方位、标准化的优质服务,吸引创新项目落户,截至目前全区众创空间已累计培育各类创新项目近1500个。四是创新科技政务服务。积极做好科创政策宣导,开通“苏高新科技”公众微信号,每年开展政策宣讲、项目申报辅导、创新创业沙龙等培训、讲座百余场,区域科技服务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苏州高新区将围绕苏州市“开放再出发”总体要求,坚持“奋起直追、大步进位”的整体工作目标,统筹资源,协调力量,全面升级各项人才政策,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持续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动能,奋力走在全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最前列。

(苏州高新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