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进,争尖端,问航天,兴伟业——记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永及其团队
作者:高海亮 刘 蕊时间:2020-06-30 14:17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是我国从事航天器控制和推进系统研制的核心单位,这是一家满载功勋的科研单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建设突出贡献集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首都文明单位、中央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不胜枚举。

 

传承:追随前辈,航天路上坚持不懈

榜样总能给人力量,激励后继者砥砺前行。走进位于北京航天城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作大楼,有一排排人物宣传栏,钱伟长、杨嘉墀、陆元九、屠善澄、叶培建、吴宏鑫、杨孟飞……一代代的科学家给航天人树立了好榜样,他们秉承求真、求是的科学精神,敢为人先、敢打硬仗,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倾情奉献自己的一生。有的院士的家国情怀、赤子之心,激励年轻一代奋发图强、航天报国;有的院士数十年潜心笃志,专注于探索理论,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培养了一批批航天人才。

今天,李永和他的团队追随前辈的步伐,在建设航天强国的路上坚持不懈。

李永团队是从事卫星推进技术研究的核心力量,团队成员整体结构以青年人才为主,高学历人才多,硕士博士占比高,人才呈现“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特点。李永作为团队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该所的副所长,长期关注青年人才的成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人才培养方式多样:一是依托重大型号培养人才,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锻炼成长;二是职业通道立体化,员工无论是在设计岗位、研发岗位,还是工艺岗位、测试岗位,横向有竞争机制,纵向有晋升通道;三是以卓越人才为核心构建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国家级人才或院士后备,入选人员与所里签订培养计划书,单位配备学术秘书,给予经费支持,帮助实施计划,并给予配套的岗位津贴;四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设立“专家津贴、骨干津贴、卓越人才基金、青年基金”,为人才培养创造条件,同时关心关爱人才成长,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五是保证新鲜血液的输入,每年几十名应届毕业生入职投身航天,其中不乏名校高材生,也有所里自己培养的博士、硕士、博士后,始终保持队伍的勃勃生机。

在李永和其带领的团队的努力下,他们研制的航天产品声名在外:一是技术性水平日益提升。从最初团队成员精心手工打磨,到现在的批量化生产,技术水平日益精进,批量化生产确保了航天产品的规范性和应用性,保证了航天探索的成功;二是标准化水平日益提升。团队研制的产品的精准化发展紧紧跟随时代步伐和航天要求,标准化操作和研发生产已成为目前工作常态,确保航天器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三是多方面协调发展。该所具有强大的软件设计集成能力,开发六大平台航天器分系统及部件软件研制,自主研发能力日益增强。

 

溯源:情系航天、矢志报国

李永在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正逢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全国人民对航天充满热情,“投身航天”的种子也在李永心中悄悄发芽。临近毕业,当时的“神舟五号”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到清华大学宣讲招聘,李永慕名而去,自己准备的简历上写着“追求卓越、矢志报国”。被航天深深吸引的他,和“她”的缘分就此开始。进入五院后,因自身专业为动力方向,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正需要动力学方面的人才,李永便自然地进入到该所,开始了卫星推进系统的研制工作。

进所后,李永一直是所里的技术骨干。2010年李永担任主任时,可以说是临危受命。那时正面临航天领域的质量大整顿,推进系统方面也出了不少问题。这段时间卫星发射数量急速上升,传统的研制模式不能适应需求量的快速增长,造成了质量问题频发的局面,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整个所内气氛低沉,工作面临极大困难。李永说,“以前一年研制几颗卫星,可以精雕细琢。但是一年要研制几十颗卫星,就难了”。国家对产品量的要求提高了,原来的模式还不能适应新的需求。质量问题的出现并不是航天人能力不足,而是生产模式需要变化了。

担任主任是压力也是组织的期待。李永开始了“996”工作制,即使在家休息也要随时保持联系,便于处理突发紧急情况。到2012年,在李永的带领下,推进系统研制的质量形势得到了彻底扭转,研制团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型号研制质量的稳定,使得该团队能够有更多精力从事新技术研发工作,由此进入新技术开拓期,技术呈爆发式增长,团队在此背景下扎实的开展技术研发工作。在此之后,李永和团队对推进领域的各项技术进行拓展和应用。

李永乐意与年轻人交流工作,也愿意为他们创造职业发展机会。在李永的领导下,探索新模式,将研究所模式与高校模式进行结合,形成了关键技术攻关小组。研究所与高校在科研方面各有侧重,高校更偏基础研究,而研究所更侧重专业技术,注重把新技术转化为工程方面的应用。在航天领域,更注重的是保成功,在科学上的探索会相对薄弱,但对技术发展的追求是到了极致。

航天是快速发展的行业,每个青年人才都能在这个领域找到自己的技术方向,并且任务量非常饱满。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在所里收获了成就感。李永说:“我们这个团队,已经多年无人离职了,大家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我们是靠技术挑战留人。同时,人才成长体制合理,使得人才不至于被埋没。”在推进领域能够组建这样的团队,承担国家大型任务,实际上是非常有成就感的,这也是为什么李永和团队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能够在关键节点上,组织一群优秀的人,为国家专项做出贡献”。

 

硕果累累:把珍珠串成串

“嫦娥1号”“嫦娥2号”“嫦娥3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载人航天”……一颗颗闪耀在太空的明珠背后都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的技术人员默默付出的身影。他们始终站在人类空间探索的最前沿,他们是浩瀚星空的开拓者,是太空之家的搭建者,是智慧航天的先行者,他们以专业的科学精神和雄厚的研制能力,一次次问鼎苍穹、领航前行。他们一直往前冲,没来得及总结,回头看才发现散落了一地的珍珠。把珍珠串成串,就是累累硕果。

李永团队成员李文博士2012年加入该所,2015年参与了一个重要型号项目。起初进展很顺利,突然某阀门出现故障,这是推进领域经常碰到的棘手难题。推进是给在天上的卫星提供动力,也就是用液体为发动机点火,而液体是要流动出来的,流动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两种故障。一种是阀门打不开,堵死了;另一种是阀门关不严,漏气。“堵”和“漏”都是很致命的。

阀门成本高昂、任务时间紧迫,已经没办法重新再做,不能耽误型号的发射,李文陷入了深思,与李永商量寻求解决办法。在领导的鼓励下,李文冷静下来思考了一晚上想出了解决方案,同时李永也协调准备了另一套方案,在李永和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下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型号最后按计划成功发射。

这次经历使李文对航天有了新的认识。航天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能决定整个项目的成败。李永也是深有体会,他身负重任,带领团队度过低迷期,作为过来人一路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发展。李永说:“这个时代确实需要航天精神,需要无私奉献”。以前不在航天领域,看到卫星成功发射,看到载人航天飞船安全返回,会很激动、很骄傲。加入航天队伍后,有更切身的体会。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这么多科研人员的日夜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这种集体荣誉感尤其强烈。中国航天的发展从来不是一枝独秀的,而是以团队为单元,将国内一流科研团队、顶尖技术人才相结合,在团队中通力协作,协同创新,共同研发满足航天需求的、能够保证高安全性的航天技术。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永和他的团队,取得了累累硕果,已经成功实现了200余颗卫星推进系统的研制,无一颗提前失效。在新技术领域,高性能化学推进、绿色无毒推进、新型电推进技术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另有一批世界级的空间推进领域前沿技术正在研发。

 

李永从初出校园到走向航天,从临危受命到运筹帷幄,每一步的成长都饱含着勤奋和汗水,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楚。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不为人知的刻苦。“追求卓越,矢志报国”是李永对自己的要求,“求实、求是、卓越、超越”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对全体科研人员秉持的文化理念,“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所有航天人的期望。科学传承永不停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这里代代相传。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岗位,钻研技术,追求卓越;他们澎湃激昂,意气风发;他们的身上闪耀着科技星光,绽放着璀璨光辉,以赤子之心书写报国传奇,推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