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引才用才思路探讨
作者:钟 韵 汤敏慧时间:2020-12-28 14:47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在当前国内国际发展的新形势下,应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研人才是创新的首要资源,各地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

在今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
以及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中,均涉及科技创新体制方面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力图通过完善科技创新环境制度,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与境外专业人才的多项新措施。

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在广东深圳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方案》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不仅对深圳具有重要意义,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样影响深远。因此,深圳的引才用才改革措施,不仅将促进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也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开创引才用才新局面。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综合授权改革将对深圳乃至大湾区所产生的影响,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引才用才的新思路。


一、改革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人才建设

1.改革有助于深圳成为面向全球的一流创新人才聚集地。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层次人才无疑是深圳发展的重要支撑。根据2019年8月1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将发展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这一战略定位对深圳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全球标杆城市,深圳的一流人才引进将不仅仅局限于国内,而将是面向全球。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作为移居目的地,在职业发展机会方面目前已位列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方案》的首批改革措施关注的便是外籍高层次人才与境外专业人才,这无疑将助力深圳吸引全球一流创新人才。深圳的科创人才引进改革措施:具体包括推进外籍人才签证便利化,探索完善外籍高层次人才居留便利和紧缺人才职业清单制度,实施高度便利化的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制度等事项。具体涉及支持探索制定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员办理R字签证;赋予深圳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权限,探索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工作类居留许可审批流程;赋予深圳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制定境外专业人才职业管理规定权限等内容。科技部与广东省均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深圳完善科技创新的环境制度,支持深圳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做到“建设一流的创新环境、集聚一流的创新资源、吸引一流的创新人才”的三个“一流”。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亟待打造开放、稳定、安全的,集研究、转化、制造、消费为一体的双循环全产业链,全球一流人才集聚对补足深圳基础研究的短板、构建全产业链,具有深远意义。

2. 深圳的引才用才改革将惠及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的改革措施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广东省,同样具有重要影响。《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协调合作,建立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的改革联动机制,实现协同对接,充分发挥制度整体效能。”可见,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其制度创新的积极效应必将优先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体现。

在传统的发展观中,城市通常被认作是个人发展的空间单元。但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高速信息服务体系和高速铁路系统等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使个人的发展空间不仅局限于单个城市之中。现代交通设施的技术支持,为人才在大湾区内自由流动提供了基础保障。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大湾区的快速交通网络将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近日,广州地铁22号线东延至东莞段与深圳衔接进行论证,设计时速为160公里的22号线有望升级为大湾区城际铁路,成为第一条连接广深的
地铁。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有机的区域整体,其内部城市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城市间各种经济和民生领域的交流,构成了区域内部各类城市网络,人才将在网络内流动。被深圳综合授权改革所吸引的优质人才,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才流动网络中的生力军。


二、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相匹配的引才用才策略

1. 以深圳为重要引擎,把握改革机遇制定并完善全球引智计划。《方案》对外籍高层次人才与境外专业人才的改革措施,为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制定并完善国际引智计划提供了契机;深圳鹏城国家实验室、光明科学城、2017年启动设立的多个诺奖实验室、大湾区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以及各类科创企业等,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全球引智计划提供了平台载体。

建议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以及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目标,以各类重大研究平台为载体,设立中长期基础研究项目与资助计划,面向全球招标,吸引世界一流科学家与研究团队汇聚粤港澳大湾区;利用本区域“一国两制”的优势,充分发挥香港高校与国际科研机构联系紧密的优势,联合港澳高校、内地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根据基础研究创新与应用研究创新对人才需求的区别,建议注重对基础型研究人才的引智,提升本区的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大湾区“人才在外、成果在地”的引才用才新格局。

2. 以重大科学装置为依托,打造大湾区人才流动新局面。包含重大科学装置、联合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等硬件载体的重大科学装置,不仅能为提升地区本身开展高层次科研提供硬件基础,还有利于促进各地科研人员的合作交流、科研资金的汇集。尤其是重大科学装置,由于价格昂贵,对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影响巨大,对于高层次的专业科研人员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对提高三地科研人员合作意愿、增加实质性科研合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长远而言,重大科学装置的使用者,将不局限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科研人员,还将包括港澳的科研人员,国内其他地区的科研人员,乃至这些科研人员的国际合作伙伴。

建议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完善重大科学装置的开放共享政策与使用宣传机制,通过建立虚拟合作网络,推动吸引大湾区各地科研人员跨地域使用重大科学设备,提高设备在粤港澳大湾区科研工作者中的使用率,推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共享,进一步增强实体科学装置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围绕重大科学装置打造大湾区科研人员集聚创新平台,利用重大科学装备吸引全球高端智力资源,并为来自不同城市,乃至全球的高端科创团队创造科研联系与合作的机会。

建议围绕重大科学装置打造科研集群,完善重大基础设施的公共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培育大湾区基础科研服务市场,提升大湾区的科研市场水平。科研市场水平的提升,不仅将有益于高端科研团队在本地市场获得基础性研究服务,节约研究团队和科创企业的研发成本,还将有利于建设《方案》所提出的建立由市场决定的科技项目遴选、经费分配、成果评价机制所需要的有助于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科研市场。重大科学设施,尤其是重大科学装置,对于构建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格局,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3. 以参与双循环为发展目标,构建高效流动的区域人才体系。从产业空间组织角度来看,新发展格局下的大湾区产业发展不仅要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更要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作为增长极带动更大范围、更宽区域的经济循环,在国内打造全产业链,而人才不足是大湾区各地目前普遍面临的困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需要大力促进本区域内各城市科创机构、科创平台的紧密联系,令现有的小尺度产业集聚扩展为跨地区的科创联系网络,最终形成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全产业链科技创新集群。

人才流动是区域科创联系的重要方式。建议依托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推动人才在不同尺度下的科技创新网络中流动,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人才使用效率。目前,大湾区内多个小尺度的科创合作平台已呈现出跨地域科创协作的实质性成效,大湾区多个城市的科创资源在这些平台上已经实现合作并推动智力资源乃至人才资源的流动。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所需要的推进大尺度的科创产业集聚,则应通过大湾区各城市科创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打造“资本—研发—成果产业化—市场消费—知识产权保护”相循环的全产业链科技创新集群。应当通过大湾区各城市科创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协同创新网络;通过企业与机构的科创联系网络,构建大尺度下的区域人才流动网络,助推大湾区科创产业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作者钟韵,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

研究院副院长,暨大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汤敏慧,暨南大学科技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