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闯入者 赵柏闻的创业进行时
作者:李白薇时间:2015-06-17 17:44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2010年,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健在当年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用大部分时间介绍了自己的一名员工——时年只有19岁的赵柏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赵柏闻是华大最具话题性的人物:18岁从高中辍学进入华大,19岁独立开展科研课题、带科研团队,其所主导的“人类认知能力与基因的关联”研究从诞生时起便饱受争议,同时却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加入其麾下。

去年4月,赵柏闻结束了自己在华大的研究工作,也结束了在华大的职业生涯。“你想好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了吗?”离开华大前,在汪健与他的数次谈话中,他被反复问到这句话。赵柏闻说,对于未来,自己并没有想得很明确,只知道自己要走创业这条路。就像很多年前,他任性地选择加入华大一样,这一次他再次相信了自己“当下的选择”。但不论对于华大还是对于创业圈,年轻的赵柏闻总是带来特别的气息或打破某种平静,他无疑是个与众不同的闯入者。

 让天才去研究天才

邂逅汪健无疑是赵柏闻人生的转折点。

2009年夏天,赵柏闻正在参加华大举办的科学夏令营。汪健在华大的大厅遇到他,问:“你在这里干什么?你为什么不上课?”赵柏闻回答:“太无聊。”

汪健立刻喜欢上了这个“有点拽”的少年。他把赵柏闻介绍给同样带着天才标签的李英睿。李英睿当时已是华大基因“特种兵团”的负责人,这里聚集了华大的牛人和天才,李英睿本人也是不久前刚从大学辍学。

李英睿扔给赵柏闻一本很厚的教科书《Perl编程语言》,想要打发他不到两个星期的夏令营时光。Perl是一种经常被用于分析基因组数据的程序语言,赵柏闻此前没有听说过,也没有编程技能。几天后,赵柏闻找到李英睿说:“我读完了,里面的问题有点无聊。你有难点的吗?”这让李英睿有些吃惊,作为一种公认的复杂语言,一个大学生想要掌握Perl通常需要一年。

李英睿又给了赵柏闻一大堆DNA数据和一个复杂的统计问题。就在当天稍晚些时候,赵柏闻就又来交作业了—他不但给出了正确答案,还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了一个流畅的界面。他解决的问题正是“特种兵团”在研项目的一个环节。

“这孩子是个天才,你得把他留下来。”第二天一早,李英睿急切赶到汪健办公室对他说。华大的邀请对赵柏闻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诱惑,因为当时他的确不想参加高考了,但他说自己的决定也并非草率。事实上,赵柏闻一直对生物很感兴趣,从初三暑假起,他就开始在中国农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实习。两年多时间里,他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很多分子植物学实验,并有机会参与了国际黄瓜基因组测序计划,还作为作者之一在国际知名科学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发表了研究论文。

“你在做很多决定的时候,其实都没有考虑那么多原因。所谓原因大抵都是事后你寻找出来的。”很多年后,赵柏闻颇为老成地解释着自己当年的选择,“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加入华大是一条很不错的路,所以我就去了,就是这么简单。”

对于加入华大这个决定,赵柏闻的家人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必须得到他所在高中校长的同意。刘彭芝,时任人大附中校长,很早就注意到赵柏闻的天赋异禀。在校长办公室,刘彭芝只问了赵柏闻一句:“你是真的想搞科研还是想出国?”“搞科研!”“好,我支持你。”看到赵柏闻的父母陪同他来,刘彭芝还问:“需要我说服他们吗?”

很多年后,每当提起刘彭芝校长时,赵柏闻语气里依旧带着感激。虽然已经批准赵柏闻退学,但刘彭芝还是不放心,开学的第一天,她上午参加完开学典礼,下午便飞往深圳华大基因本部,亲自与汪健沟通。三人相谈甚欢,交谈间,汪健半开玩笑地说:“人大附中有那么多天才,我们为什么不让天才来研究天才呢?”汪健的提议在后来被赵柏闻看作是智商研究项目的肇始。

随后赵柏闻进入华大基因,先在农业和信息分析组工作,随后去了李英睿率领的“特种兵团”。一年后,赵柏闻一边担负“特种兵团”的工作,一边开展起自己的科研项目。

 争议之下的科研

2010年,赵柏闻开始开展“人类认知能力与基因的关联”研究,他希望通过研究成千上万个天才的基因组,揭开智力的秘密。“你能说清楚智力、智商到底是什么东西吗?我想可能100个人里有99个人回答不上来。”

2010年,赵柏闻的项目开展没多久,《华盛顿邮报》便对他和他的项目进行了报道。也是从这时候起,开始有人称赵柏闻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很快,赵柏闻和他的项目便裹挟着争议火到了国外。“如果你研究婴幼儿的认知能力,或是老年痴呆症导致的智力退化,这些都被认为是正常的科学。只有当涉及智力的遗传性,或是试图比较不同性别、种族或经济阶层的智力,争议随之产生。”在一篇外媒报道中,争议的原因得到全面阐释。

然而这些争议对于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显然不算什么:“其实好的科学研究几乎都涉及伦理问题。人们对一件事恐惧,更多是因为人们不了解它。”尽管争议一直持续,但报道也为赵柏闻招揽了不少人气。掌控着这项几百万美元预算的项目,起初赵柏闻只是个“光杆司令”。华大不会为他提供额外的任何特殊待遇和保障,当开始有国外学者慕名加入他的研究时,赵柏闻将原因归结于项目的魅力。

在项目早期没有帮手时,赵柏闻与同是人大附中毕业、当时正在耶鲁大学和布朗大学从事心理研究的一位学姐一起对人大附中的学生进行样本采集。很快,赵柏闻意识到样本的数量不足,但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员的加入,样本采集也扩大到全世界范围。这些成员中不乏一些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专家。

21岁时,赵柏闻已经是国内首家“人类认知能力基因组学”实验室掌门人,这样的高度显然不是他按照正常途径参加高考能够达到的。赵柏闻相信自己在华大这些年的收获绝不会比完成学业少,甚至更多。“在华大工作让我充满了激情,有种拓荒的感觉。我当时的感觉就是一群探险者在发现世界,没有任何束缚。这种感觉很纯粹、很享受。”回忆起在华大的岁月,赵柏闻说。

对于赵柏闻来说,纯粹地享受科研是件很重要的事,这也是当年他选择加入华大的原因。2009年,北京大学首次实行校长推荐计划,刘彭芝第一个想到了赵柏闻,但赵柏闻谢绝了,在北京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他和香港中文大学谈好条件:不要文凭,只学习自己选择的课程。学校不仅同意了,还每年为他提供奖学金。对赵柏闻来说,兴趣在人生清单上永远是第一顺位。

 创业没有失败

离开华大独闯江湖这一年,赵柏闻刚好22岁—一个普通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年龄。

研究过很多天才的赵柏闻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个天才。“我确实不认为我的智力或理解能力异于常人,我能成为今天的样子,是因为我做过一系列不太常规的选择。”

2014年年初,赵柏闻再次做出了一个非常规的选择,放弃华大带给他的诸多光环,出去创业。“我一直感觉华大对于我来说就像大学一样,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当我决定离开华大的时候,我感觉已经准备好要去开拓自己的事业了。”

汪健要留他,找他谈了几次话,中心内容都是问他有没有想好今后要做什么。赵柏闻想过,但没有想得太好。“我想过大致的方向、怎么去组建团队、寻找资金,但还没有真正去做是不会知道这些事到底有多困难的。但事情就是这样,等你什么都了解的时候就没有机会去做决定了。”

当年4月,赵柏闻创立北京量化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微生物基因测序研究和健康干预。公司成员很年轻,平均年龄只有24岁,员工学科背景覆盖机械、化工、电子工程、建筑设计甚至心理学等领域。“那是公司发展的一个阶段。”赵柏闻回忆起员工五花八门的学科背景时说,“比如做建筑设计的那位已经离开了,因为我们这里和他相关的方面都做完了。”赵柏闻指的是公司的装修设计,这位设计师原本是他的乙方,实在看不惯赵柏闻在装修设计上的拖沓便主动来公司签了合同,做完装修就离职了。“我们有把乙方变成甲方的习惯。”赵柏闻笑着说,神情戏谑而骄傲。

事实上,对于经营公司,赵柏闻没有经验,因此也并非一帆风顺。一年来,他的产品一直处于研发阶段,起初的团队成员也逐渐减少,如今只剩8个人。在他亲自设计的办公室里,占据一整面墙的书架还是空的,4组开放式办公桌上只有1人操作着电脑。他毫不讳言:“我绝对不是一个懂管理的人,我还在探索。”但转而又乐观地补充道:“虽然人数在过去几个月里变少了,那是因为我们马上要迎接新人了。”

自创业以来,赵柏闻已融资1000万元,他说这些钱足够他搞研发,但同时他也不能忽视成本压力。“创业和原来最大的不同就是,原来不用担心怎么填饱肚子,现在每分钱都是自己的钱。”其实,凭借在华大时积攒下的业界口碑与名望,想与赵柏闻合作的人不少,但对于不懂生物科学的投资人,他往往都拒绝了。他想做好产品,而不是搞噱头,因此他只找懂产品的人,也不惜在产品研发上耗费一年多的时间。

现在,赵柏闻说自己把120%的精力都放在了公司上,以前喜欢听地下摇滚,现在也几乎没时间去了。闲暇时间,他还会定期和汪健喝酒聊天,“他很支持我创业,而且现在会和我说很多我作为他员工时不会说的道理”。在赵柏闻心目中,汪健就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而他所带领的华大基因也还在创业的道路上。

今年年中,量化健康的产品预计将会上线,赵柏闻也将迎来一系列挑战。对于未来发展,他没有计划和预期,也没有背负太多压力。他不相信创业会有失败一说,他说:“即便一家公司最后卖掉了,那就是失败吗?对于参与的人来讲,这都是一种收获。”他相信,如果5年后,量化健康仍然存在,一定已经发展得很好。当被问道如果这家公司结束了,他是否还会继续创业时,赵柏闻沉思了一下,转而轻松地耸了耸肩说:“我还有别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