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国际化素质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5-08-03 12:44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随着科技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跨国、跨区域的科技交流合作越来越频繁,科技资源全球配置和科技人员跨国流动越来越普遍,研发规模也向着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发展。全面融入科技全球化,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抢占前沿制高点,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发展科技必须具有全球视野”。2014年8月18日在中央财务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要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他在意见中指出:“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形成比较优势”,“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精心设计和大力推进改革”,“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全面融入科技全球化,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抢占前沿制高点,是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可见,在科技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建设一支具有全球视野、国际化思维,熟悉国际化事务,掌握国际社会关系资源,具备国际化运作能力的科技管理干部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一、干部队伍国际化的几点理解

(一)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推动干部队伍的国际化,最重要是要对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干部的国际化要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上,脱离本土化的国际化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国际先进实践和经验,要以中国现实国情为基础,即管理干部要懂得将外来经验和本土实际进行相互融合,实现创新。总的来说,国际化是有目的、有基础的国际化,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本土化,是为我所用。

(二)干部国际化的本质

干部国际化的本质是指干部以本国国情为背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培养和流动,是人才工作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方法。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点:一是干部在全球视野下进行培养,即干部以本国知识体系为背景,通过对全球范围的观察、认知、适应进而加强对国外先进经验、最新动态等内容的了解,实现自身经验、素质、能力的提升。二是干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即干部通过畅通的国内外“旋转门”选择最适合、最满意的环境,提升自身能力并发挥自身最大的价值。

(三)干部国际化素质和能力的内涵

科技干部国际化素质和能力的内涵包括了政治素质过硬,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洞察科技前沿发展态势,熟悉国际组织运作模式,了解各国科技发展典型经验,掌握国际科技资源流动配置等方面。这些素质和能力都成为干部培养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要以全球视野把握科学技术发展态势,不应仅仅参照本国本地区的科技发展历史和最新态势,还要参照整个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最新态势。要以全球视野谋划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不仅要立足于解决本国发展面临的问题,还要立争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拔得头 筹。

2.熟悉国际化事务,了解国际化运作程序。要掌握参与国际化事务的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熟悉相关领域的国际价值观、游戏规则、发展现状、最佳实践等,对国际外交形势、国家的外交和发展政策保持高度敏感性,坚决捍卫国家核心利益。

3.掌握国际社会关系,善于整合国际资源。以更加开放包容和虚心学习的心态,学习借鉴先进有效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以全球视野,充分整合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包括人才、信息、资金等,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让资源在国内外实现流动,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立足世界,为我所用。

二、干部队伍国际化的意义

科技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入是推动干部队伍国际化的重要背景,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 义。

(一)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国际化素质和能力,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动力。科技管理干部作为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是推动落实科技领域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需要从全球视野加强谋划布局,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创新战略与政策,广泛汲取全球的创新智慧。

(二)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国际化素质和能力,是我国制定实施科技国际化战略的迫切需要。科技国际化已成为新时期世界主要国家强化本国科技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保持科技和经济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途径。培养政治性强、综合素质强、能够担当重任的国际化科技人才,是在开放的条件下利用全球优势科技资源,强化我国在国际科技事务中作用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的迫切需求。

(三)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国际化素质和能力,是促进职能转变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习近平主席指出,要以转变职能为目标,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通过拓宽科技管理干部的国际视野和提升素质来提升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在推动改革过程中始终做到放眼全球,学习和借鉴先进有效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

(四)提高科技管理干部队伍的国际化素质和能力,是拓展干部职业规划,促进干部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科技部历来重视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积极探索国内外“旋转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国际舞台作为培养和锻炼人才的重要平台,提升干部队伍的国际化视野和素质。从干部个人发展来看,具备较高国际化能力的干部,将面临更为宽广的职业发展路径,有助于干部快速成长,有助于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更为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干事谋发展”。

三、干部队伍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目前,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国际化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方面国际视野不够宽,对国际成功经验掌握不够透彻,积累不够;对国际动向、趋势把握不及时,了解国外最新情况的渠道较少等。二是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对干部队伍的国际化素质和能力培养力度不够,当前一些国际化培养措施还未形成合力,缺乏提升国际化素质和能力的专题培训等。

(一)加强顶层设计,在干部队伍建设规划中重视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国际化素质的干部队伍,各相关部门联动协作,形成合力促进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国际化素质的提升,完善有效衔接、协同高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和效率。

(二)加强能力培养,通过国际化水平提升来拓展管理干部职业发展空间。将提升国际化水平的相关课程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国际化素质提升专题培训,加强干部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开辟更多国际化学习实践渠道,探索多种形式的海外实践锻炼机会,加强对外交流,创造更多适合国际人才成长的机会和条件。

(三)加强制度保障,完善相关的人事管理政策和制度。完善赴外交流和工作的激励及福利保障制度,形成国内外“旋转门”的有效对接,拓宽干部职业发展路径;将国际化水平作为干部考核的组成内容,从制度上激励科技管理干部参与国际事务。

作者单位系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