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物联硬件开发加速
时间:2015-08-07 14:54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北京艾克艾瑞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王永涛

成立时间:2013年

所在地区:北京

员工人数:40人

主营业务:物联网云传感器及SaaS平台

年营业收入:预计年底完成30万件的销量

融资状况:A轮

6月17日,iKair团队在继室内环境检测智能硬件“空气胶囊”之后,推出全新云传感器品牌Maxense。Maxense与普通传感器的最大区别在于,具备快速联网、蓝牙对接、在线校准等功能。为智能硬件提供从感知层到应用层的完整物联网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拿到投资的智能硬件团队,iKair的路走得并非一帆风顺,iKair CEO王永涛介绍,团队遇到的最大挑战是如何用廉价的传感器制造出一台可以媲美专业仪器的环境监测仪。

首先,为了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iKair团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改良了专业测量领域用于标定价值上百万元仪器的动态气体标定系统,将其用于民用传感器模块的标定。随后,为了解决量产的问题,又潜心对整个数字化和标定工艺进行了整合,优化生产流程,改进工装,最终实现一个标定舱每月5万片成品传感器的生产能力,而且这样的生产流水线已经标准化,拥有很好的可复制性,对人工的要求降到了最低,在满负荷运转时平均每3台标定舱只需要配备2名工人。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打磨,iKair团队在环境传感器算法上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和创新。团队除了优化出了一套相当于装在电脑芯片里的驱动程序之外,还将一部分无法在本地实现的、基于大数据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复杂算法放在了云端,运用云端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数据存储分析能力对数据进行二度校准,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长期有效性。最终的成果就是可以用一颗廉价的传感器,通过本地算法和云端算法的优化,在民用的测量场景下,实现接近专业仪器的测量效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iKair决定将团队在传感器应用上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贡献出来,成立面向物联硬件开发厂商的全新子品牌Maxense,并发布九款云传感器,开始了新征程。

如果只用一个字来描述Maxense给开发者带来的价值,那就是“快”。“最快30分钟完成原型机”,“研发周期被缩短至1/6”,Maxense为硬件精益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快速迭代和低成本试错将不再是软件开发的专利。

采用Maxense可以大幅度精简研发流程,相应地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开支,同样的一款物联硬件产品在采用Maxense的服务前,需要的研发团队人员配置为:传感器工程师、射频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硬件电路工程师、App开发工程师、后端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云平台运维工程师,而采用了Maxense之后,只需要嵌入式软件工程师、硬件电路工程师和App开发工程师,就可完成同样的工作。

对于对人力成本非常敏感的创业团队来说,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团队的生存概率和竞争力。

ikair研发团队表明,Maxense正是本着低成本高性能的初心而创立,并从技术上突破了滞后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另外从产业布局发展上来讲,Maxense云传感器的诞生无疑为物联网智能硬件广泛推广应用加入了一粒强效催化剂,团队也希望一直能为物联硬件开发加速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