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才如何服务“一带一路”?
作者:秦玉才时间:2015-09-18 17:13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世界大棋局、欧亚非大舞台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这是未来几十年内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必将影响深远。对于科技界而言,这是参与到国家发展中去的大好机遇。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快车道。努力推动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既要力争唱主角、打头阵,又要服务中央统一部署,为国家战略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世界大棋局、欧亚非大舞台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立意高远、内涵深刻。这是未来几十年内国家层面的大战略,必将影响深远。对于科技界而言,这是参与到国家发展中去的大好机遇。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快车道。努力推动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既要力争唱主角、打头阵,又要服务中央统一部署,为国家战略实施作出应有贡献。


牢牢把握好“一带一路”总体战略思路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得到国家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具体实践;是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好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与此同时,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架构,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和港澳台、内陆五大区块的定位和布局,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促进释放内陆开放潜力、提升内陆经济开放水平,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将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核心价值理念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具体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发扬和继承古丝绸之路精神,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时代主题,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三个共同体”。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覆盖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畴,欢迎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参与,向更多国家和实体开放。
坚持和谐共生。“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整体性的合作倡议,目标和理念一致,倡导文明包容、和谐共生、求同存异、协调合作。
坚持市场运作。“一带一路”建设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国各类企业积极参与,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把握好“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综合历史渊源、现实基础,特别是国家长期战略需要等因素,统筹结合深入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与推进由东向西梯度发展、培养区域经济支撑带相衔接,陆上丝绸之路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条线路,分别是从我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进入欧洲(波罗的海)线路;从我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进入波斯湾、地中海线路;从我国西南经中南半岛(东南亚、南亚)抵达印度洋线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主要分为两条线路,分别为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印尼抵达南太平洋。
新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走向与古丝绸之路线路大体一致,总体向西,包括偏西北方向和偏西南方向。“一带”着眼于向西开放,“一路”着眼于建设海上运输通道。这样的一种考虑,也契合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畅通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走廊”和“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精神。
三是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区域。“一带一路”建设将欧亚大陆的两端,即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最具活力的东亚经济圈更加紧密地联接起来,带动中亚、西亚、南亚、东南亚等中间广大腹地的发展,促进形成一体化的欧亚大市场,并辐射非洲等区域。从历史上看,“丝绸之路”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贸易通道。而当今世界,全球化进程使各国经济与全球经济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发挥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实现资源互补,将大幅提升世界贸易体系的活力,这个过程也正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实现互利共赢的过程。“一带一路”项目合作和推进措施的实施,必将对沿线国家产生广阔辐射效应,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四是把握好“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布局。
根据“一带一路”战略走向,促进国内梯度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培育区域经济支撑带;加强与沿线国家沟通磋商,促进增信释疑、凝聚共识,实现利益共享、共同发展。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若干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即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五是把握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领域。重点领域就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为主要内容。“五通”有着严密的内在关系。政治沟通是前提,各国只有加强政策沟通,彼此了解,才能找到利益契合点,才能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才能共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合作规划。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是基础,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货物流通便利化程度以及金融服务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整体环境优劣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各国利益融合,打造利益共同体,就要大力推动交通、贸易、金融领域合作,在这三个领域合作上取得进展,就会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最终实现整体合作水平的提升。民心相通是保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离不开各国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只有大力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不同种族、宗教、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为开展区域合作打下坚实的民意和社会基础。


抓好“一带一路”重点任务的落实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通”精神,重点建设任务主要应围绕这“五通”展开。
一是加强政策沟通,推进政府间合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论坛演讲时指出,“一带一路”秉承的是共建、共享的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首先,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一带一路”经过的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不仅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国家的政治过渡和社会转型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这些将对“一带一路”规划实施构成重大挑战和阻碍。因此“一带一路”,既与其他合作组织或机制有效衔接,扩大利益汇合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又是对新型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机制创新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其次,加强政府间合作。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治生态迥异、利益诉求多元,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加强政府间合作是关键。“一带一路”是双向互动的举措,共赢共建,共同繁荣,避免落入自言自语的境地。要突出高层引领特色,为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把握大局、指明方向。要提升双边合作水平,加强与沿线国家多层次、多渠道双边沟通磋商,发挥经贸合作“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要发挥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加强与其他国家沟通,传播“一带一路”核心价值理念,吸引更多国家和地区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一带一路”是一个战略性的布局,需要在国内外进行长期的铺垫和积累,避免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以国内思维和方式处理国际化问题。要着眼于夯实沿线国家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挖掘智库、民间组织、媒体等各方面资源,扎实推进公共外交,筑牢“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提高我国软实力。特别是重视民间团体在公共外交中的建设性作用。支持国内智库与沿线国家智库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支持各类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华侨华人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大力发挥文化传媒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
二是加强设施联通,促进基础设施合作。这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非常重要。“一带一路”区域内有60多个国家,约44亿人口,占世界人口63%。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设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这契合亚欧大陆的实际需要。尤其是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的基础设施亟须升级改造。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仅本身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更可以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为区域各国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基础建设的乘数效应,每投入10亿美元的基础建设投资,将新增3万—8万个就业岗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25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肩负的使命是促进全球2/3的人口的发展,这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也为人类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互联互通应围绕三大方向,抓住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突出中亚、东南亚、南亚等战略方向的骨干通道建设,做实关键节点,加快形成陆海相连的国际大通道。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动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增加空中航线,与沿线国家建立和完善双边航空运输的法律框架。推动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打造信息丝绸之路。
三是加强贸易畅通,加强投资贸易合作。
投资贸易合作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传统领域,也是大有可为的重中之重,需要各方面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对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新经济增长点,培育打造新的区域增长,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世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和推进措施的实施,必将对沿线国家产生广阔辐射效应,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调整中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优势与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将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与中国目前的资金优势、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转化为对外合作优势,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水平,让“一带一路”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惠及更多国家,必将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四是加强资金融通,拓展经贸领域合作。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融资支持,经贸合作也将形成大量的货币流转。因此,资金融通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欧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设,推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合作组织银行筹建,加快丝路基金组建。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另一方面,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进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积极与有关国家共同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理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加强民心相通,密切人文交流合作。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欧亚大陆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历史演进的最大舞台,每一次人类社会的进步,都在这里留下过深刻的痕迹,人文遗产星罗棋布、浩如烟海,不同文明交互辉映、春色满园。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推动中国与沿线各国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旅游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够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打下坚实的民意基础,更有助于发掘沿线深厚的人文资源,在交融往来中实现不同文明的互学互鉴,共同浇灌人类文明这棵参天大树。


打造国际科技服务体系
“一带一路”建设必将开辟新的大时代。科技人才是“一带一路”重要智慧力量,广大科技人员要结合“一带一路”的重点方向、重点布局和重要任务,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技体系创新,凝聚国际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协同创新平台。为此建议:
一是面向重大需求,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在生态、气侯、医疗、工程技术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建设开放型、国际化交流平台。全面深入研究国内和欧亚国家经济问题,组建国际化学术团队。广泛吸纳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决策层面等方面协同创新,努力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二是发挥学科优势,建设一流科研机构。科研单位要充分利用经济、管理与信息相融合的科学优势,明确特色定位。积极承担重点研究课题,为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深化改革科技管理体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大科技平台资源载体建设。面向“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现有科技力量的作用,推动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三是加强协同创新,打造专家人才智库。积极打造开放型的学术交流与决策咨询的智库平台。发挥专家学者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献言献策。参与相关课题研究,形成重要智力资源。加强与各省区合作,积极为各地方出谋划策,与政府、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部门、各科研单位、各地方的协同配合,靠大家共同努力。愿景和行动已经公布,关键是如何推进实施,任务相当繁重。科技人才要一起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秦玉才 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原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