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若干行动建议
作者:李普时间:2015-09-23 10:01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是科技创新中最重要的因素。抓创新的关键就是要抓人才。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合作共享,要科技人才积极响应国家倡议,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下面,在学习体会领导和代表发言精神基础上,我结合峰会倡议和科技部科技人才工作,围绕如何助推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谈几点建议。


一、打造科技人才智库,提供智慧支撑
汇聚科技人才智慧和力量,为沿线省市“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布局、规划制定、重大任务实施建言献策。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国家科技人才专家库,已入库高层次科技、经济、管理等专家近10万人。发挥这部分高层次专家人才作用,为区域、行业或重要创新组织提供咨询意见,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重要任务。一是开展科技与人才发展战略和规划咨询。充分发挥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决策咨询、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组织专家与沿线省市、行业领域共同开展战略研究,共同拟定规划方案,共同谋划区域、行业创新驱动发展方向、技术路线和实现路径。二是开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估咨询。围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需求,把脉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评估企业研发能力及技术成果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方向调整、市场开拓以及与资本市场议价等,精准匹配专家,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跟踪监测科技人才发展、分布、流动等情况,定期编制发布各类“科技人才监测与分析报告”,为“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开展配置科技人才资源打好理论、方法基础。


二、推进科技人才“一带一路”创新创业行动
增强“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搭建创新创业人才跨界交流、合作、互助平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是建设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围绕“一带一路”区域创新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人才需求和“卡脖子”问题,组织人才跨界研讨、实地对接,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常态化、开放式、一站式人才服务。2014年,我们推进了“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建设试点,一年多来取得积极成效,探索了科技人才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促进了地方产学研合作、人才与项目和基地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2015—2016年度,科技部人才中心将在沿线地方布局推动建设10个驱动中心,进一步完善机制、落实政策、创新管理,凝聚更多领军人才主要针对企业开展科技咨询、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建设和重大前沿技术跨界学术交流等工作,增强“一带一路”沿线省市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二是推进创新创业辅导和投融资对接。为了帮助创新型企业提升管理能力、融资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近两年来科技部人才中心已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10多个地方举办了多场投融资集训营活动,累计有近3000名科技创业人才与近400位投资人参加,为上千家科技型企业授信30亿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聚焦重点,服务需求,建设“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人才辅导中心和实训基地,建设创新创业人才库、信息库、项目库,举办科创人才投融资集训营、科技创新CEO特训营,支持成立创新创业人才联盟,凝聚和集团式布局创新创业力量,落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


三、深入开展科技管理人才培训
科技管理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包括行政部门科技管理干部、大学科研机构科研管理职员、企业开发部门主管等。近年来我们致力于科技管理研究与培训,不断完善培训组织方式,优化培训内容结构,创新培训方法,取得明显成效。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要进一步构建体系,打造平台。一是构建科技管理人才培养培训体系。着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新需求,以及对科技管理能力的新要求,编制科技管理人才培训指南,创新培训模式,与地方合作开发专题培训项目。二是联合打造区域科技管理人才培养平台。体现区域特色,与地方共建科技管理人才培训基地,联合开展理论研究和科技管理干部交流,共同面向沿线国家科技管理人员组织培训,加强交流,加深理解,不断提升科技管理理念与方法。未来一年将启动针对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管理人员的培训试点工作,编制教材案例,强化现有培训基地和队伍建设。


四、推进科普活动丝路行,促进公众科技文化交流融合
深化科技与文化融合,引导广大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一带一路”科普行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一是建立完善丝路科普专家库。广泛征集有科普能力和兴趣专家,建设涵盖“一带一路”沿线特色领域科普专家库,定期开展科技专家在线交流、科普沙龙等活动,促进科技走进校园、迈进社区。二是联合打造丝路科普教育基地。结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人文、科技特色,与沿线科普管理部门和服务机构一起,开展作品和创意竞赛,建设科普作品库,打造特色科普产品。三是开发科普精品线路。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国内科普考察(旅游)线路的规划研究。挖掘沿线省份科普资源,按照长短线、大小面积等设计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形成不同特色的考察点、不同长短的考察路线和不同大小的考察区域,为各地形成互相联系和补充的科普考察(旅游)线路,为沿线公众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同时吸引外地、外国的广大公众通过科普认识和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况,达到交流融通的目的。


五、建立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长效机制
搭建平台,增进交流,在合作创新、支撑发展、人才培养、创新与文化融合等方面持续推进开放、交流与融合。一是定期举办主题峰会。围绕地方、行业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国际科技交流、人才培养合作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动员、号召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本次峰会发布了“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属于启动性质的会议,下一次峰会将着重就区域、行业、领域国际合作、重大行动等方面召开推进性质的峰会或主题峰会。二是确定峰会长效组织机制。本次峰会后,我们要研究确定峰会的长效运行机制,发挥高层次专家在峰会的咨询作用,进一步完善由科技、经济、产业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对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咨询建议。同时,在科技部人才中心建立峰会秘书处,负责处理相关日常工作,并在科技部人才中心“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网站建立《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专栏,开通与科技、经济、企业等网络交流渠道,达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集成资源、共同推进的目的。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通过《中国科技人才》杂志、《科技日报》和其他大众媒体扩大宣传面,树立科研人员良好形象。
上述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期待与会专家、广大科技人才和社会各界不仅热心参加进来成为骨干力量,也期望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建议和策划方案,共同打造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行动平台。服务、支持、团结科技人才为国家发展是科技部人才中心的职责和使命,我们将不遗余力地做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管理工作,做好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推工作。

李普 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