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明:让失聪者的世界不再静悄悄
作者:蒋秀娟时间:2016-02-22 10:23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人这一辈子,能够帮到许多人,甚至给别人带来生活和生命的希望,该是多么值得啊。”因为这样一种信念,杨仕明始终如一都在做着一件事,就是通过对造成耳聋机理的研究,找到聋人重回有声世界的路径。

    在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位居所有残疾第一位,随着耳聋病人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新生儿听力障碍和老年性耳聋,将成为未来10年内我国必须面临的挑战。

    通过长期的刻苦攻关,杨仕明带领的团队进行了声损伤致聋分子机理的研究,并由此形成了一整套的防治新策略;成功研发了技术领先的国产人工耳蜗,打破国外垄断;在国内外首创了“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的整体实施流程并形成技术规范系统,使新生儿听力缺陷的发现率提高了20倍以上。正是因为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和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听觉损伤致聋机制及防治关键技术应用”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军声损伤防护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人工耳蜗项目技术指导专家、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多年来,杨仕明一直致力于研究耳朵细胞从初步受损到逐步听力下降以至最后失聪的过程,“抓住这个过程,也就找到了耳聋治疗的关键点,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对症下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观察,有一天杨仕明突然发现:听觉细胞上面有一串蛋白链接,也即TB-Link顶端链接,纤毛之间就像绳子一样被一根一根串起来的,如果纤毛顶端的分子蛋白断了,听觉神经也就听不见了。

    “我一直在想,当我们被噪音吵得听不见声音时,就意味着耳朵毛细胞死了,耳朵毛细胞死了就不再生了,但为什么过了几个小时又听见了呢?这个机理是什么呢?”终于在这次的观察中,杨仕明惊喜地发现,24小时之后,这个顶端链接又一个一个接了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损伤以后24小时又能听见了。进一步我们又发现,如果仅仅是顶端的损伤,声音刺激使它断了是有可能恢复,但如果连纤毛都断了,那就没有机会恢复了。而且一旦纤毛损伤,就会像瀑布一样,一直断下去,如果不提前干预,就会一直到细胞死亡。”

    正是这次发现,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精准定位,杨仕明团队首次建立了独特而确切的毛细胞纤毛损伤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毛细胞纤毛损伤之后顶链接蛋白自我修复是形成暂时性阈移的关键机制,并依此提出损伤干预时间窗。在窗口期内,毛细胞损伤可修复,标志着以此为基础的药物研发成为可能。

    “治疗聋病不用开刀,只吃一片药就行。”在杨仕明心里,自己的导师、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姜泗长院士临终的嘱托一直记忆犹新。由此,杨仕明和国外著名大学的研发团队一起联合研制了一种新药即中成药——骨参片,可以治疗听觉损害造成的耳聋,同时也能够治疗耳聋所继发的耳鸣,目前已应用了上万例。

    “虽然声损伤窗口期内可以得到防治,但对大部分已造成永久性损伤的严重耳聋,仍是课题。我们经过长期探索表明,人工耳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成功的神经植入假体,也是目前恢复听力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杨仕明说。

    同时,他提出了听觉损伤的4段论:从最开始的损伤到进一步加重,再到它的不可逆性,到最后的全部死亡。“从听觉细胞的损伤到细胞的死亡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怎么去预防去治疗的关键时期。”杨仕明解释说,抓住这个最重要的时期,分别进行用药和手术治疗,让耳聋病人重新获得听力的几率就大大提高了。“通过治疗实践,90%的人在手术后恢复了听觉,70%的人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

    这仅仅是个开始,通过用药或者人工耳蜗植入技术治好的毕竟只有一部分病人,杨仕明希望下一步可以通过干细胞研究,能够修复和激活受损细胞,即便是细胞已经死亡也可以“铁树开花”,重新回到美妙动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