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人才工作经验探索
作者:赵鹏飞 柳 正 朱雪梅 穆迎春 刘伟娜 曾守英时间:2016-09-16 16:47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院最早的研究所成立于1947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院,是农业部主管的国家三大农业科研机构之一。


一、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和创新服务设施

1.渔业科研机构门类齐全、布局合理。全院现有海区研究所3个、流域研究所4个、专业研究所2个、增殖实验站4个,与地方共建了5个研究机构,分布在全国12个省、市。下属研究所(中心、站)基本涵盖水产领域的主要学科专业,地域布局覆盖了全国各大海区、江河流域,充分体现了按渔业生态布局的特点。

2.科技创新条件优越。全院拥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87个,包括国际参考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7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院级重点开放实验室14个、院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院功能实验室95个,国家级、部级质检中心10个,部级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7个、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及分中心5个、部级野外观测台站9个。另外还建有国际水产技术培训中心2个、科研实验基地37个,渔业资源调查船6艘(其中千吨级2艘,另有4艘在建),国家级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已立项,为科技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科研实践平台。全院已初步建成国家级、省部级、院级科技创新类、科技支撑类、科技服务类的“三级三类”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3.学科特色明显。通过长期加强学科建设与学术集成,全院形成了水产学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的系统完整、特色明显的十大重点学科。在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领域开创了全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新领域,为我国近海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理论;在水产生物技术领域,开展了鱼类低温生物工程与鱼类基因组学前沿研究;在水产遗传育种领域育成一批高产抗逆良种,推动了水产养殖品种多样化发展,提高了我国水产养殖良种化水平;在水产病害防治领域建立了渔业病害综合防治体系,研制了疫苗、微生态制剂、免疫增强剂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开发技术。相关学科的研究与配套,有效支撑了我国渔业发展的可持续与现代化。

4.科研成果突出。建院至今,全院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360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30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6项。全院平均每10年有一个突破性的成果带动渔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全院共有156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奖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4项。全院以占全国水产科研单位约20%的科技人员,取得占全国水产行业50%以上的国家奖和省部级奖励,成为我国渔业科研的主力军,为我国渔业快速发展、渔民持续增收做出了应有贡献。

5.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实力雄厚。全院在职职工2899人,其中科技人员1881人,高级职称74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8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3人、岗位专家33人,中华农业英才奖3人,何梁何利奖2人,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2人,院首席科学家31人。


二、人才培养具有特色的创新举措及成效

1.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实施“5511人才工程”,打造规模化人才骨干群。水科院坚持人才工作着眼整体规划和开发的理念,通过制定落实《水科院科技人才队伍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推动实施“5511人才工程”,打造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化人才骨干群。

“5511人才工程”于2011年启动实施,提出用5年左右时间,一是打造50个左右在重点学科领域具有明确的主攻方向、有一定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团队;二是培养造就50名左右有较大影响、较高学术造诣的学科带头人;三是实施“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遴选100名左右在本学科领域起骨干作用、发展潜力大、创新意识强的中青年科技英才培育人选;四是建立一支1000名左右满足产业和学科发展需求的中青年科技骨干队伍。围绕“5511人才工程”,全院采取一系列人才工作措施:一是遴选院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促进全院科研团队健康发展;二是实施高端人才海外深造计划,全院每年选派20名左右高端人才赴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从事6个月以上的学习研修或博士后研究工作;三是制定“百名英才培育计划”,为中青年科技人才量身制定培养计划,指定培养责任人,明确总体培养目标、年度培养计划及保障条件、措施,在团队配备、经费投入和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四是制定《加强青年科技人员能力培养的指导意见》,指导各部门贯彻实施。

“5511人才工程”实施以来,全院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较好成效。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长,高层次人才比例显著增加。全院共有22个团队被列入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遴选15个院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04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被列入“百名科技英才培育计划”,经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其中18人被评为院中青年拔尖人才。

2.建立院首席科学家制度,突出抓好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队伍建设。全院制定和实施了引进、培养与使用三位一体的创新人才竞争战略,从2002年起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院首席科学家,2014年进一步修订了《首席科学家管理办法》,建立首席科学家进入和退出机制,同时明确以任务书为抓手,实行中期考核和聘期考核的长效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围绕全院十大学科,经过严格遴选和考核,共聘任32名首席科学家。首席科学家制度的实施,对凝聚优秀人才,发挥其战略引领、学术标杆、学科咨询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提升全院在世界范围的学术地位和竞争实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人才辈出的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坚持开放办院,产学研协同创新,一体化培养科技创新人才

以实施重大项目为载体,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近年来,水科院牵头组织涉渔科研教学单位共同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等多项重大项目,为我国现代渔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重大科研计划项目的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不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科研效率,而且为科研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和锻炼的平台,提升了科研能力和协作精神,有效地促进科技人才的健康成长。

加大院地、院企合作力度,提高人才培养和使用效率。水科院面向全国,以主要渔区和渔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的院地 、院企合作。通过科研机构共建、基地建设、项目合作、专家援助等形式,不仅有效拓展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空间,而且激励了科研人员面向产业搞科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水科院先后与23个省(市、自治区)、10多家渔业龙头企业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60余份,与地方共建研究所5个、研究中心5个、研究室2个、科技园区/示范区5个。此外,还以企事业单位创新需求为导向,鼓励院士及其团队与龙头企业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目前全院共有院士工作站27个。通过院士参与、企业管理、市场运作的建站模式,联合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攻克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促进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和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出了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

整合渔业创新资源,搭建面向全国的科技协作平台。通过建立协作平台,举办学术论坛,打造产业技术体系和产业创新联盟等方式,水科院积极整合渔业产业优势资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2004年以来,该院牵头组织的“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在参与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携手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支撑行业发展等方面成绩突出,协作单位每年联合承担的各类项目超过百项;2008年牵头承担的国家大宗淡水鱼、罗非鱼、鲆鲽类等3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在水产行业科技支撑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其中,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参加单位的6个研究院所和大学分别隶属农业部、教育部和中科院,30个综合试验站主要挂靠在省级研究所、推广站和良种场;2009年起先后创立了国家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水产养殖种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代海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鱼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淡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吸纳80余家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参加;通过建立市场机制、约束机制、成果共享机制和战略协同机制,有效培养了科技人才,提高了科技创新效率和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连续11年主办的“水产科技论坛”、连续10年举办的全国“水产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和连续8年举办的“渔业经济专家论坛”吸收了国内外专家参与,成为渔业科技较具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品牌,不仅扩大了我国渔业科技人才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国际化渔业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较好的舞台。

4.建立“以科促教,科教共进”的创新办学模式,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和博士后工作。研究生和博士后是水科院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研力量的主要来源。水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起步于1993年,主要采取与高等院校联合的形式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截至目前,水科院已与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30多家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了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能够培养本、硕、博及留学生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渔业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体系,目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3000余人,在读研究生近1000人。水科院博士后工作始于2003年,目前设有7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与高校联合办学),实现了京外研究所的全覆盖,博士后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全院博士后队伍逐渐发展壮大,目前在站博士后60余人。博士后出站后大多充实到水科院相关研究所和国家相关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成为单位的科研骨干。

通过建立优势互补、责权明晰、共同发展、服务需求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将水科院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充足的研究课题与经费、优良的研究基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与研究生教育紧密结合,为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后的科研素养、激发创新活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水产科技人才。同时,互利共赢、特色突出的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体系使水科院与相关高校科研综合实力得到大幅提升,共同促进了渔业科技创新发展。

5.完善人才管理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该院认真落实各类人才培养和奖励措施,积极探索评价激励机制等创新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人才成长。

建立科技人才分类考核评价制度。该院制定并修订完善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关于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评价的指导意见(试行)》,确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分类考核、科学评价的总体思路,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支撑、科技推广与服务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评价和考核,促进了全院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全面成长和均衡发展。

建立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制度。全院普遍建立了科技人员的竞争上岗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价激励机制。在坚持“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实行绩效挂钩、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为主要内容的分配制度,建立完善重实绩、重贡献,向关键岗位和优秀拔尖人才倾斜的激励机制,对稳定骨干人才队伍,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起到较好作用。

设立奖励基金,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该院联合龙头企业设立了多项科技奖励基金和人才奖励基金。其中,与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共同出资设立了“科技进步奖励基金”,为优秀渔业科研成果提供展示和评价平台;与天邦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人才和谐成长奖励基金”,用于鼓励渔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激励人才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与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公司共同设立“大渔产业技术创新奖励基金”,旨在渔业科技前沿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方向努力,培养渔业科研人员的“顶天立地”意识和能力。上述3项奖励基金的设立,有效促进了优秀科技成果、优秀创新团队和中青年拔尖人才的脱颖而出。

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二五”以来,水科院新上科研项目(课题)3704项,合同经费总额19.24亿元,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353项,合同经费总额4.8亿元;获得科技成果奖励136项次,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64项次;有11个水产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获得专利授权1497项,其中发明专利831项;发表论文5719篇,其中SCI论文1344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