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春:为了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田晓冰时间:2016-10-19 17:37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他曾是三尺讲台上挥文弄墨的一名乡村数学教师,却拿起试管面对牛羊鸡猪干起兽医科研工作,一干就是30余载;他是悉尼大学的兽医学博士,却毅然谢绝澳方挽留携妻女回国;他是国际知名的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却坚持深入农户亲自为动物诊治和采集样品;他是个孝子,却置重病的老母孤身一人于病床而熬夜带领团队编制科研报告和项目任务书——他就是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李华春。


成长:几经辗转畜牧缘

用李华春自己的话说,他出生在一个半农民、半知识分子的家庭,母亲是农村的大队妇女主任,父亲是昆明理工大学的教师。李华春跟随母亲在农村长大,1976年高中毕业后,李华春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民办教师,教数理化。那个时代华罗庚、陈景润是年轻人崇拜的偶像,李华春梦想成为一名数学家,而父亲则鼓励他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

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李华春和其他年轻人一样,踊跃参加高考。因为是民办老师,李华春被曲靖师专提前录取了。而他为了实现数学梦,没有去报到,又参加1978年高考。这次高考文科成绩不理想,被云南农业大学录取读兽医专业,没读成理想的数学专业,李华春在犹豫和失落中踏进了云南农业大学。

入学初期,肉食定量供应,每周只能吃上一次肉,更不用说吃鸡蛋、喝牛奶了。通过一个学期的心理磨合和对所学专业的熟悉,生活现实让李华春放下兴趣的纠结,转而思考用所学知识解决如何能多吃点肉和鸡蛋的问题。一年后,他逐渐明白了肉、蛋、奶的生产和供应涉及粮食、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水平等诸多因素。除粮食总体供给不足外,养殖技术落后、疫病防控能力差、人才缺乏是畜牧业发展滞后和产量不足的重要原因。要改变一周才能吃上一次肉的现状,让人人都能够吃到鸡蛋、喝上牛奶,人才和技术是当务之急,国家特别需要学农的新一代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带到农村去改变现状,学习畜牧兽医知识与学习数学和工程一样重要,也可以大有作为。从生存之需到责任与使命的驱使,李华春完成了从兴趣到志向的升华。

1982年,怀着对科学事业的无比热爱和美好憧憬,李华春踏进了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被分配在口蹄疫课题组从事科研工作。当时由于边民跨境放牧,在中缅边境经常会把口蹄疫从缅甸带到国内,引起流行,导致耕牛丧失耕作能力,影响农业生产。遇到疫情,单位的口蹄疫专家会带领年轻人到现场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德宏、临沧、西双版纳和普洱边境是他们经常去的地方,那时交通非常不便,出一次差要一两个月才能回家,到了县城还得挑上实验用品走上几十公里山路。有一次到临沧做疫苗免疫实验,回来的时候当地农业局考虑到同行的有老专家,便派了辆吉普车送大家,车况不是很好,一路修修走走,快到弥渡时刹车就完全失灵了,夜间三点才住下来。这事李华春现在想起都有些后怕。

1984年,李华春获得了人生第一次提升业务能力的机会,被单位派往长春解放军兽医大学军事兽医研究所进修,有幸师从我国兽医界第一位院士殷震教授学习动物病毒学研究,李华春将其视为终生难得的好机会。


回国:深造不忘故乡明月

在学习深造方面,幸运之神再次眷顾李华春。1989年,李华春被中央引智小组办公室选为派往国外学习的访问学者。原打算出国学习口蹄疫研究技术,但因为澳大利亚没有口蹄疫,没有一家实验室开展口蹄疫研究,这时候,又是殷震院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联系到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Oonooba兽医实验室。那时的Oonooba兽医实验室正在开展动物蓝舌病研究,就这样,1989年,李华春前往昆士兰州Oonooba兽医实验室开始了他的蓝舌病研究生涯。

在昆士兰州Oonooba兽医实验室,李华春从头开始学习蓝舌病及相关虫媒病毒研究。澳大利亚是个岛国,由于地理上的相对封闭和严格的入境检疫,已经彻底消灭了口蹄疫、猪瘟、结核、狂犬病等一些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蓝舌病是虫媒病毒病,通过媒介昆虫传播,主要感染牛羊等反刍动物,澳大利亚又是一个以牛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大国,因此蓝舌病在澳大利亚被列为最重要的动物传染病。从1989年12月到1990年12月,李华春分别在昆士兰州Oonooba兽医实验室和北领地达尔文兽医实验室学习蓝舌病及相关虫媒病毒研究技术,到要回国的时候,李华春基本掌握了澳大利亚蓝舌病及相关虫媒病毒监测和研究的一整套方法。

光是自己学习可不够,李华春感恩于单位给的深造机会,一直把与国外建立交流合作的事放在心上。在李华春的极力推动下,1991年10月,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Denis Hofmann 博士同澳大利亚蓝舌病第一发现人、世界知名蓝舌病专家Toby St. George 博士应邀来到昆明讨论蓝舌病国际合作,我国农业部、云南省相关部门也随后组团到澳大利亚洽谈。经过多次协商,由澳方资助150多万澳元的中-澳国际合作“中国蓝舌病流行病学及控制研究”项目于1993年正式启动。1998年该项目结束时,在我国建立了一系列蓝舌病诊断和检测技术,初步查明了我国动物蓝舌病的血清型和分布。该项目还为李华春所在单位提供了一辆越野汽车和20多台套实验室仪器设备,有30多人次到澳大利亚接受培训,使实验室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并于1995年在昆明组织召开了“第一界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蓝舌病学术研讨会”。1996年,在省政府支持下,“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也成为云南省第一批建成的重点实验室,合作成果在1998年和2001年先后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实验室至今在蓝舌病等家畜虫媒病和边境跨境动物疫病研究领域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1996年2月,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授予李华春Jonh Allwright Fellowship奖学金到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到2000年7月,李华春完成了蓝舌病 CLPs和NS1两种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对绵羊的免疫试验,建立了应用临床病症指数(clinical severity index CSR)评价绵羊蓝舌病发病病症的方法,为澳大利亚蓝舌病防控提供了技术储备。1998年澳大利亚64年来第一次爆发鸡新城疫病,李华春被新南威尔士州农业部聘为技术官(Technical Officer)在伊丽莎白麦克阿瑟农业研究所工作,承担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的鸡新城疫诊断检测和毒分离鉴定工作。因为是周末,李华春一个人承担送来的全部样品的检测,有时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这个实践机会让他学到了澳大利亚处理突发动物传染病的流程和技术措施,对回国后的科研工作和为国家制定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策略有很大帮助。

1990年和2000年,李华春经历了两次留澳还是回国的人生重要选择。一次是1990年年底访问学者学习期结束时,当时外媒经常报道一些中国出国人员滞留不归,甚至出现国内一家科研单位派出的兽医技术人员到澳大利亚国家兽医实验室培训后突然消失的事。第二次是2000年博士毕业后,澳方实验室更是多次以优厚条件挽留。虽然国外实验条件优越,那几年出国留学归国人员不到1/4,且古人语“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但对李华春来说,回国是没有悬念的不二选择。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助推家乡畜牧业发展的最初梦想和对祖国的日益思念强烈地促使他学成后毅然携妻女回国。当记者问起回国的原动力时,李华春不假思索的微笑道:“月是故乡明啊!”


奉献:为国家需求,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回国这些年来,国内各行各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畜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由于农村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生猪和家禽生产不断地由一家一户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转变,一些现代化养猪场、养鸡场的年出栏都在上万头、几万只以上。我国肉类、禽蛋产量更是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上大学时能吃上肉、蛋,喝上牛奶的梦想已经实现。对大多数人来说,吃肉不再是问题,更多考虑的是特色、营养搭配和安全。由疫病和饲料添加剂带来的生产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始显现。特别是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比以前传统的饲养方式更大,影响面更广了。针对国家需要,李华春回国后重点开展口蹄疫疫苗的开发和实验研究。他带领口蹄疫研究组年轻人住在保山疫苗厂进行疫苗实验,从毒株筛选、灭活方法、抗原定量、疫苗制备、质量检验、免疫接种、抗体检测到攻毒实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法,开发的口蹄疫实验用疫苗和研发技术分别在上海五丰公司供港猪场和内蒙古金宇集团疫苗厂应用。

2003年,正是北京、广州暴发非典的时候,一种羊病从外省传入曲靖市富源、宣威、沾益等地,引起70%的山羊死亡。李华春同曲靖市兽医站的专家深入沾益县德泽乡,走了3个小时的山路来到一家农户,看到农户家养的200多只羊全部发病,大半的羊已经死亡,心理非常难过。农民多年积累的财富就是那群羊,羊群就是他们的家庭“银行”,看病、孩子上学需要钱的时候卖几只羊就能解决问题。发生疫病后,就像家里的“银行”被抢劫一样,一夜之间一无所有。看到农民无奈的样子,李华春感觉到从事兽医科研和防疫工作的责任重大。他当即同当地技术人员对几只病羊进行剖检,初步诊断为山羊痘。采取的病料带回实验室做进一步检查,并建立了病原和血清抗体检测方法。现在李华春所在的实验室能够随时为农民提供免费检测服务,指导他们做好免疫防疫工作。

2006、2007年,一种猪的无明高热病在我国流行,后来证实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种病的病毒专门攻击猪的免疫系统,使猪的免疫卫士-巨噬细胞丧失消灭外来入侵病原的能力,抵抗力下降,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菌引起发热和死亡,防疫遇到困难。李华春在下乡过程中,发现一些猪场发生疫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疫病防控知识和生物安全措施,过多依赖疫苗免疫和发病后大量使用治疗药物。为此,带领团队向省科技厅申报了“云南省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立项后,李华春带领的团队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多病原、高通量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技术,同时对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猪喘气病等病原进行检测,3~4小时就能完成一个猪场几百头猪5~10种疫病的诊断检测。为云南省规模化养猪场和养猪户开展免费检测服务和生物安全技术指导,为云南养猪业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华春通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发现,单一的针对一种病或几个养殖场的防治手段很难保证群体动物的健康,也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一些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畜禽疫病发生大的流行,不仅引起大量畜禽发病死亡,导致产能下降,供给不足,价格上涨,更重要的是不健康或经治疗后的畜禽和畜禽产品流入市场,可能带来很大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影响人类健康。澳大利亚动物疫病防疫、控制和消灭的经验证明,预防兽医的工作重心不是治好一头两头动物,或让一两个养殖场不发生疫病,而是在一个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彻底消灭危害大的传染病。不治疗、无药物残留的健康动物才能为我们提供优质安全的畜产品,才能保障我们舌尖上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

我国陆地边境长,多数流行的传染病都是伴随着动物的进口和跨境流动传入我国的。近10年来,一些常发、新发的传染病如口蹄疫、小反刍兽疫等多次从周边国家传入,给我国造成几十亿、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只要做好了我国边境跨境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杜绝国外疫病传入,就可以保护全国畜禽不因新的疫病传入和流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采取什么样的边境防控策略防止境外疫病传入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一个急需研究的新课题。云南地处我国西南热带、亚热带地区,陆地边境线长,媒介蚊虫种类多,人员和动物跨境流动频繁,是我国境外动物疫病传入风险最高的边境之一。为此,李华春带领的团队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学科特色,积极参与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亚洲开发银行(ADB)和云南周边国家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动物疫病防控合作。在全国蓝舌病流行高风险地区设立监测点开展虫媒病毒流行病学研究与监测技术示范。从2003年到2016年,李华春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跨境动物疫病防控与减贫”项目执行专家组专家和国家协调员、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上湄公河动物流动管理与口蹄疫区划控制”国家协调员、“东南亚-中国口蹄疫控制行动(SEACFMD)”专家、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聘为客座教授(adjunct Professor)和博士生导师,与国际组织和周边国家合作开展境外动物疫病监测、跨境动物流动和口蹄疫传入风险分析研究及对外培训,并向中央提出了在我国边境建立动物疫病控制区新设想,引起中央、农业部和云南省的高度重视,并批准在云南边境实施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及产业发展试点工作。 在虫媒病毒病研究方面,从2013年起,主持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重要牛羊虫媒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新疆、内蒙、山西、湖北、江苏、广东、广西和云南建立了20多个虫媒病毒和媒介昆虫监测点,分离各种虫媒病毒500多株,通过建立和完善蓝舌病诊断技术,主持完成了国家标准《蓝舌病诊断技术》的修订。

作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央直接联系和掌握的云南高层次专家、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澳大利亚Murdoch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李华春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云南省政府津贴、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兴滇人才”贡献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然而,他却极少提及个人荣誉。入选为农业部第九届科技委委员后和全国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委员会委员后,李华春更觉责任重大,他更加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服务于国家战略,服务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尽可能地为国家边境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牧产业发展多出谋划策,为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多做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实现一个科研工作者的中国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