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生所:建诺奖得主评委评聘机制
时间:2017-01-25 09:07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简介:作为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先行先试的重要举措。自2005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北生所在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大力支持下,专注原创性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努力尝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走出中国原始科研创新新路,带动了处于创新高峰期的海外优秀人才回流,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重大突破。与此同时,北生所还探索部分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凸显基础科学发现的社会价值,带动了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层次提升。


2016年9月完成的为期10年的评估中,包括两位诺奖得主在内的国际评估专家委员会认为“北生所已将自身打造成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卓越中心”,一大批“原创成果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巨大”。


一、对标国际人才评聘机制为特点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对包括所长、实验室主任等在内的全部科研人员,从人才引进到考核,构建了一套按照国际规则运作的人才评价聘用机制,吸引了一批处于创新高峰期的一流海外人才回国工作。

对所长实行国际公开招聘,要求须在生命科学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很高的国际声誉与号召力。现任所长王晓东是美国科学院院士、细胞凋亡领域领军。王晓东充分发挥其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影响力,在北生所体制机制构建、人才引进和培养、学术方向指引、论文质量把关、推动北生所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实验室主任,按照国际惯例,在《自然》《科学》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刊登全球招聘广告,邀请国际同行权威专家组成招聘委员会,对候选人从科研成就、研究设想、发表文章情况、现场问答表现、交流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估。据统计,目前仅有2.5%的候选人能通过评估获得聘用。与此同时,北生所对实验室主任实行5年合同期制。期满后需进行更为严格的国际小同行综合评估。

北生所评估委员会邀请被评估实验室主任所在领域10位国际权威小同行专家进行评估,评估的3个标准即3个问题:(1)藉过去5年的研究成果,他在任职机构是否能得到晋升?(2)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是否对他所在研究领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3)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他是否有机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第一个5年评估需要实验室主任满足前两个问题要求;第二个5年评估,需要满足全部3个问题。北生所评估委员会根据国际同行专家意见确定其是否续聘并晋升,且通过后才能继续下一个聘期。


二、高度自主科研管理机制是核心

北生所在科研管理和运行上始终坚持赋予科研人员最大的自主权,全力支持科研人员根据科学规律开展工作,着力营造“类海外”的科研环境。从科研管理角度,理事会聘任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组成科学指导委员会,为北生所发展提供学术咨询,但不对科研工作预设计划,不提出成果数量、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等考核指标,不用行政方式干涉学术方向。

从科研运行角度,所长在理事会领导下负责北生所的全面工作,但不插手实验室的具体事务,将管理权限下放给实验室主任。实验室主任可自主决定实验室研究方向、经费使用和人员聘用,并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自由选择研究课题,使科研人员能有动力、有积极性进行开创性科学研究。


三、经费支持使用稳定灵活机制是关键

按照理事会成员职责分工,科技部和北京市分别负责为北生所提供科研运行经费和行政经费,并不断创新科技经费使用管理。

“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和北京市共同支持北生所每年1亿元,保障科研需求和日常运行。其中科技部每年7000万元,北京市每年3000万元。“十二五”期间,科技部每年的科研经费增至9000万元,北京市每年的运行经费增至5000万元。同时,北京市还通过实行灵活的拨付方式、扩大经费使用范围等措施,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科技经费使用上,北生所根据学术发展需要为实验室主任配置资金,各实验室主任在首个5年合同期内,可获得每年200万元经费支持;5年期满通过评估续聘后,可获得每年300万元经费支持,基本满足了研究需要,避免科研人员为跑项目、找经费而分心。


四、科研成果转化创新高效机制是重点

良好的科研环境使科学家们心无旁骛搞科研,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基础科研成果,多个国际领先、市场前景较好的创新项目进入转化阶段。

为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北生所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相继成立了技术转化中心、生物制品中心和化学中心等项目转化机构。王晓东所长创办的百济神州(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抗肿瘤新药,现已成为中国本土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李文辉团队的乙型肝炎及丁型肝炎病毒抗体药物、受体阻断药物及其他新型药物研发项目,已获投资支持并正式成立“华辉安健”公司,正在由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

截至2016年11月,北生所独立发表的科研论文300余篇,平均科学引文索引(SCI)数为11.2,其中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杂志文章共34篇,申请国际、国内专利16项。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供稿,朱广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