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记创业公社董事长、“三学士”刘循序
作者:田家君 李 钊时间:2017-06-12 10:12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漫步中关村购物广场,大多数人只注意到海龙、中钢广场、家乐福等地标性建筑,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在中钢广场背后的下沉广场,还低调地隐藏着一家名为“创业公社”的孵化器,它的掌舵人是一名北大学霸,人称“三学士”的刘循序。

为什么刘循序被称为“三学士”呢?因为他在北大本科读物理期间,同时还读了数学和经济这两个本科学位,从北大本科毕业时,刘循序手里就拿到了3张本科文凭,拍了3次本科毕业照。然而,这仅仅是刘循序华丽人生的开始。


荆棘磕绊中砥砺前行

1987年,中国诞生了第一家孵化器企业,此后这个产业就风起云涌地发展起来。30年风云变幻,孵化器起起沉沉。自2017年起,众创空间迎来了并购整合和产业升级的新阶段,有的倒闭关张,有的却能纵横捭阖。

刘循序说,创业不仅要有梦想,更要能够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创业对于创业者的综合能力要求非常高,从创业公社的成员企业看,海外回来创业、拥有实际经验的团队成功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2013年,在北京金融局工作的刘循序看到孵化器行业的前景和机遇,决定跳出体制,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刚起步的创业公社仅仅只有3个人,启动资金只有100万元,刘循序和成员们也不清楚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只是一步一步前进,不停歇,磕磕绊绊地摸索着自己的模式,就这样,从招企业入驻、提供注册服务开始,创业公社开始了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

2014年,在刘循序带领下的创业公社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与美国斯坦福商学院签约的资格,开始运营斯坦福“点燃”创业培训项目。同时,获得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战略投资。同年底,公社运营面积近3万平米,入驻企业已超过400家;2015年,创业公社成为北京市首批“众创空间”,并正式进驻中关村西区,与光耀东方联合运营中关村国际创客中心;2016年创业公社的业务拓展到哈尔滨、厦门、天津、青岛等地,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2017年,创业公社成为北京唯一入选第三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的企业。

4年的时间里,刘循序始终保持着虔诚的学习心态,探索科创服务模式的最优化,多方面尝试不同的道路,直到最终确定了自己的战略方针——特色化生态运营模式。

经过4年的运营,创业公社已从1700平米增加到13万平米运营面积,聚集了近百家投资人,服务企业超过9000家,入孵企业约1200家,超过200家企业获得融资。基地遍布海淀、石景山、朝阳、亦庄等区域,以及哈尔滨、天津、青岛等外省市,开始全国布局,规模的迅速扩张、服务内容的加速增长、子品牌的快速丰富,都为刘循序的特色生态化运营模式提供了充足的资源,生态模式日趋完善。

从脑海中浮现的一个简单创意,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科技产业,从北京的一个点,辐射到全国的一张巨大的网,刘循序带领着这个刚满4岁的团队,守护着“孵化器”中一个个茁壮成长的创业企业,在市场的风暴洗礼、荆棘磕绊中,砥砺前行。


团队是成功的核心力量

在创业公社里,创业者可以得到现金直接投资;到2016年,公司的直接现金储备已经过亿,拥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创业公社拥有完备的生活区域及其相关的配套区域,让在市场中漂泊的年轻创业者们真正拥有一个停靠的港湾。“我们以信誉和切实到位的保障,来服务创业者。”在刘循序和他的团队呵护下,最初发展的120余家企业,至今仍100%存活;累计共支持的9000余家中、小企业及个人,也有将近70%的存活率。他成功背后,不仅仅有他个人的努力,更有刘循序的“孵化器”团队背后辛苦的汗水。

刘循序坦言“我们企业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团队的力量,无论是刚开始3个人的小团队,还是现在上百人的大团队,他们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在创业公社,每个成员都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和梦想,作为一个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常常会遇到一些客户的刁难。在创业公社发展初期,现在的总裁助理、事业部经理夏艳红,由于客户不满意尚未装修完成的办公环境,被其要求说5遍他的要求事项,一般人可能连3遍都说不出,而夏艳红面带微笑,保持着良好的服务态度,说完了5遍。客户也被她的敬业精神所打动,双方协商成功,至今,那名客户与创业公社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更多的困难、更多的障碍,在创业公社前进的道路上就是这样被团队成员一个个解决的。

在创业公社工作,加班到晚上九十点是家常便饭,刘循序对自己的团队在细节方面要求非常严格,对客户的意见尽全力及时反馈、帮助企业不出一丝差错地完成每一场活动等等。为了更好地服务公社里的创业公司,刘循序一直提倡提升服务品质,在刘循序的带动下这群年轻人没有一个有怨言,每天都是精神抖擞地进行自己的工作,刘循序对此很受感动,也为这支团队感到自豪。

对团队成员,创业公社也会定期为他们开展培训班,希望能将他们每个人都培养成独当一面的大将,提升他们个人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成员接触更广泛的知识面而不仅仅限于自己工作专业上的学习。

在这样一个阳光向上、团结友爱的团队中产生的企业文化是有力量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传承的根基,因此在选拔人的时候,他们坚持不要对团队有消极影响的人才,即使再有能力也是如此。“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夏艳红这样说道。在刘循序看来也是如此,创业服务本身是一个行业,什么样的机制、招什么样的人、形成什么样的格局,决定了事情做多大,这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一定要建立一支作战力强的集团军,只有高素质人才才能真正对接帮助高端创业者。创业公社一直以“北斗七星”即实干精神、互相成就、任性的激情、紧密的社群、敢想敢做、乐观向前、消灭不诚信作为创业服务的最高纲领,严格遵循商业规则和”不做恶“的经营理念,从服务创新创业的增量中寻找利润点。


有准备地迎接创业的黄金时代

刘循序和他的团队在孵化每一个企业时,往往鼓励创业者先做小事,从一个产品,一次服务做起,同时,这也是他做事、做企业的处事作风。为创业者的攀登提供每一个阶梯、执照、场地、资金,每一环都有公司高效率、高素质的人才组成的团队和充裕的资金作为保障,环环相扣,让创业者在攀登触摸“天空”的同时,永远能俯身摸到足下坚实的大地。

刘循序说,“有人说创业是孤独的,但是创业公社所营造的就是一个创业大家庭。是一种生活方式,这里不仅有共享式的空间,也给创业者提供一个愉悦交流和互相启发的场所,他们在这里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能找到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也能找到最合适的资本工具,是大家汲取温度、力量和智慧的社群聚集地。”

刘循序坚信,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资金、人才和市场等痛点,很多企业都有资源的诉求,创业公社希望能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创业公社既熟悉小微企业的技术和能力,又了解政府、国企的需求和资源。创业公社的生态圈里有9000多家企业,其大数据体系可以帮助进行中小微企业画像,从企业资质、业务规模、发展阶段等方向进行评估。当央企、国企有需求时,能筛选好的项目推送并通过采购方式实现。这样不仅加快应用速度,又能控制成本,加快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共赢。从企业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这甚至比单纯帮企业融资更有意义,所以有大量的企业愿意和创业公社一起往前走。

刘循序说,“创业公社不仅仅是孵化器1.0时代,我们与创业企业之间是共生共荣的关系,通过创业公社在政策、培训、资本、市场、政府等方面的优势与创业企业技术、人才上的优势形成互补,布局全产业链,成为连接企业、投资人、政府、高校和创业者的纽带平台,构建创业生态系统3.0,解决创业企业生存和增长的问题。”

刘循序表示,创业公社聚集的更多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产业、智能硬件等。创业公社的发展目标是走国际化道路,探索垂直产业链的深度孵化,在孵化国内项目的同时,也会把海外好的项目和先进技术引进来,之后再进行对接整合,从而助推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小微企业的快速成长。

“对于创业者而言,没有比今天更好的时代,但有梦想的同时,也必须保持专注”,刘循序谈起创业来滔滔不绝。他希望更多的创业者能够在制定宏大梦想的同时,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不浮躁、不自满,帮助每一个拥有创业梦想的人成功地将梦想实现,是刘循序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