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17-06-12 10:46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在我国教育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教育转型的深水区。长期以来,受研究生本科知识局限、培养模式陈旧、学术交流层次较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因此,亟需对当前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诸因素进行剖析,构建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搭建新平台,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一、协同创新是改变传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必经之路

全球医学教育已进行了几次较大改革。第一波以课程改革为中心;第二波以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改革为中心;2005年则开始第三波改革,以“系统、岗位胜任能力和转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究其实质是协同创新。

我国当前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多采用“单学科培养、单导师带教、重知识课程、轻技能培训、轻能力培养、学用分离”的传统培养模式,不能高效整合创新元素、教育资源,导致研究生不能有效实现本科生到研究生“从学习到创造”的转变,造成研究生在创新能力上国内外的巨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认为,我国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在的课程体系不能弥补本科生所学教科书到研究生创新研究在专业知识上的巨大差距(Gap)。从知识更新角度而言,生物医学知识从教科书到专著约差5年、从专著到最新文献又相差5年,研究生第一要务是更新专业知识。二是研究生技能、能力培训(training)不够。思维能力、技能培训,是实现创新想法的必备基础。三是协同(team up)创新不够。不能高效整合国内外、理论与技术、基础与临床、科技与产业的创新教育元素,使得学生创造力不足,不能满足创新国家建设和转型发展需求。我们把以上3个问题简称为“GTT”。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协同创新”要作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此后教育部于2012年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推进高校之间以及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还有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实施教育转型、培养创新人才国家战略以及适应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建立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所以我们认为,“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其核心是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通过合作实现最优。第三军医大学针对生命医学高度重视系统思想、实验技术和临床应用的学科特点,以及生命医学研究生学-用分离、学科单一、研究-实验分离、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分离的传统培养模式,构建阶段协同、核心技能协同、综合技能协同、导师协同及区域协同5个面向的全方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解决前述传统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GTT”,高质量实现知识更新、技能、能力培训和提升原始创造力。


二、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解决“GTT”的方法

通过对国际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调研分析,针对前述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存在的“GTT”问题进行3方面探索(图1)。

①课程整合,设立高级课程(advanced course)模块+博士生论坛+周末学术沙龙的课程模式,促进研究生知识更新,跨越从教科书到专业前沿知识、从专业知识到转化知识的沟壑;②强化训练(Training):通过设立实验室轮转制度、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基于文献阅读的专题讨论等形式,加强研究生实验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创新想法的实现奠定基础;③基于团队协作(team-up)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如组建基于课题的导师组、基于论文的学生组、实行师生二次双选等。实现及开展基础与临床、基础与产业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跨学科、跨导师、理论与技术、基础与临床、科技与产业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

2.探索与实践成果

(1)建立大、小协同培养模式,提高了研究生教育水平

经对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按时间段进行系统调查,对1949年前美国式课程式研究生培养模式、1949年至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时苏联纯学术、单一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我国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21世纪初生物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生从单一模仿外国模式到多元借鉴、从分段式培养到硕博连读长学制培养、从单一高校培养到校际、校企联合培养、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培养、与国外联合培养的协同创新培养趋势;揭示了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涵盖的内涵外延要素,提出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10要素(智力因素、导师影响、科研激励、认知水平、科研条件、科研实践、学术氛围、社会实践、课程质量、其他非智力因素)、8能力(计划能力、交流能力、产出能力、寻找和使用资源能力、技巧应用能力、寻找多导师能力、构建学术圈能力和时机把握能力)。对哈佛大学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Teaching)、斯坦福大学基础-临床交叉模块式教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培养模式和杜克大学从临床回归基础培养模式(Bedside-Bench)等世界排名前10的医学院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跨学科、跨导师、基础与临床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2)建立新课程和训练体系,促进了研究生知识更新,提高了研究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一,新开设生命科学综合核心高级课程。该课程以多学科、多领域协同为组织模式,实行首席专家牵头,设各模块统筹教授,各课程专家负责制。课程内容包括分子与细胞、发育与遗传、疾病与防治、新兴学科与前沿技术等4个模块,49个前沿领域,147学时的授课内容。由来自第三军医大学相关专业科研前沿的杰出科技人员亲自授课,也聘请其他学校相关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作专题报告。授课对象涉及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以及卫生事业与管理等多个专业的博硕研究生,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更加注重研究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启发性;更加注重生命或生物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前沿、热点和难点;更加注重医学领域的典型病例和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际、经典理论与前沿热点、传统工艺与创新技术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水平。

第二,新开设高级专业课程。根据国家、军队研究生课程改革意见,按照一级学科和培养方向设置两个层面的专业课程,在第2~5学期开设。根据各专业学位特点,重点开设理论进展类、研究方法类、文献研讨类或学术实践类等课程。强化实践教学和应用,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文献导读式、案例分析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实行首席教师负责制。

一级学科专业课程:是研究生学习和掌握本一级学科坚实、宽广基础理论的主要课程,应反映研究生在一级学科基础理论方面应具备的知识丰度。含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研究生、直接攻博研究生4个层次/类型,其中一级学科专业课程,每个类型设置2~3门,共80~120学时,由院系组织开设并考核。培养方向专业课程:是介绍培养方向前沿进展和拓展专业基础的课程,每个培养方向设置2~3门,共80~120学时,由教研室、科室或导师组组织开设并考核。

第三,加强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5年来,第三军医大学先后获批《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组学》《免疫基础与免疫病理》《实验动物学》《生命科学综合》《局部解剖学》《分子微生物学》等10门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

第四,建立实验室轮转制度。通过为期半年的到相关领域临床学科、实验室轮转或临床实践,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知识面,深入临床探寻科学问题,开展原创研究。

第五,启动导师组指导模式。以本科一级学科为主的导师组指导模式,坚持第一导师责任制,强化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协同指导,针对研究生个性特点以及科学问题研究涉及的任务,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优生优育”。

第六,开设研究生暑期学校或培训班。2014年9月,在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下,举办了中德研究生暑期讲习班“双光子活体脑功能成像技术:理论与实践”,每年举办“活细胞工作站技术”“基因表达调控技术”“电生理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生物质谱技术”“细胞、脑片及在体膜片钳技术”“表观遗传学研究技术”等培训班,强化研究生科研基本技能及前沿技术方法的掌握。

第七,搭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举办数届以“创新、协同、碰撞、提升”的基础博士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邀请知名专家、“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在CNS(国内对《Cell》《Nature》《Science》3大顶级杂志的简称)等顶级杂志发表论文的外校研究生与我校研究生同台交流。坚持每年举办生物医学高层论坛、基础-临床学术沙龙、脑科学学术沙龙、学科群学术年会等形式的学术活动,强化研究生学术交流。

第八,强化国际“1+1”联合培养。强化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著名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进一步开拓科研思维和科研视野个性化培养途径。10余名研究生通过国家公派计划、联合资助、联合研究等形式,到美国杜克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南加州大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10多家实验室、研究所或联合实验室深造。

第九,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以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联合攻关。生物医学与生命科学前沿、临床实际、生物技术产业密切关联,是探索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良好模型,具有支撑生物医学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的高水平学科平台。近5年来,获批第三军医大学牵头的重庆市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1个;挂牌成立了以第三军医大学为主体并牵头的重庆市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1个,学校成立了第三军医大学脑科学协同创新分中心。2014年,第三军医大学成立转化医学院,下设数个转化医学中心,按照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原则,第一批基础临床免疫转化医学中心成立挂牌,依托单位涉及我校3家附属医院风湿免疫、传染、肿瘤以及肝病研究学科和基础感染免疫学科群。2014年,全军首个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获批。

(3)育一流人才,创一流成果。组织完成了《生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医学研究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2015年版),方案充分融合了协同创新与转化医学的研究生培养理念,涵盖研究生培养4个层次,内容包括学科简介、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学习年限、课程学习与要求、培养环节与要求、培养方式与要求以及毕业与授位要求;要求研究生做到“8个1”:谋一个计划、有一流的产出、做一次国际会议报告、学会利用一切资源、至少建立一项特长技能、建立一个导师组、建立一个学术人际网、做一次聪明的选择。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色,通过导师组联合培养,论文数量增加,质量提升。近5年,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在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硕士研究生发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论文,由实施前的2.4%升至25.6%,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生均影响因子由3.17提升到8.7,年发明专利由5项提高到30项;33名研究生获省部级优秀硕博论文、14名研究生获专业学会表彰;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理学等专业指导的研究生,纷纷以第一作者在《自然》(《Nature》)、《免疫》(《Immunity》)、《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分子精神病学》(《MOL Psychiatry》)、《实验医学杂志》(《JEM》)、《胃肠病学》(《GUT》)、《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肝脏病学》(《Hepatology》)、《自噬》(《Autophagy》)、《血液学》(《Blood》)、《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神经科学及生物行为综述》(《Neurosci Biobehav Rev》)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著,10分以上论著22篇,其中20分以上5篇,取得了原始创新的重大突破。

(第三军医大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