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年日本加强人才开发的政策方针
作者:乌云其其格时间:2017-08-18 19:10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在大变革时代,一个国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能够灵活有效应对各种变化和新问题的基础实力。因此,日本不仅要培养和留住具有专业知识且不拘泥于常规思维的人才,还要不断夯实产生卓越知识的基础。为此,在《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该计划是日本政府自1995年颁布《科学技术基本法》、1996年发布《第一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来启动实施的第5个国家科技振兴综合计划,也是日本最高科技创新政策咨询机构——综合科学技术创新会议2014年5月重组之后制定的首个基本计划)期间,日本政府将从根本上强化支撑科技创新的人才力量,培养和确保创造新知识和新价值的高端人才以及加快创新创造的多样化人才,同时,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才能和热情。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日本创新创造的可能性,日本政府将在激发具有不同知识、视野和创意的多样化人才活力的同时,努力提高人才的流动性。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当前,全球高端人才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而日本的年轻人口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在此背景下,提升日本的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并充分发挥其才能变得更加重要。

目前,日本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承担重要角色的青年研究人员的状况并不乐观。长期以来困扰日本社会的博士就业问题,导致有能力的学生不愿意攻读博士学位,日本要想长期确保其科技创新能力,确保人才源源不断的供给,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日本政府将加快建立培养大学青年研究人才并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机制。

让各类科技创新人才实现自身的价值,活跃于社会各种舞台也很重要。产学官在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应确立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道路,培养和留住人才。为了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日本政府将推进从中学阶段到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改革,并加强对社会人员的知识培训。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日本创新创造的可能性,日本将在调动女性研究人员和外国研究人员的积极性的同时,跨越专业、组织、部门、国界等阻碍,促进人才流动,推动国际环境下的知识融合和研究成果转化。鉴于这一机制尚不完善的现状,日本政府将推进确保人才多样性和促进人才流动性的相关工作。在加强人才力量的过程中,作为执行主体,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负责规划青年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道路。同时,在读博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等青年人才也必须具有拓展自身职业发展道路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在社会各种场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通过这些措施,日本将持续培养和留住多样化优秀人才,形成科技创新人才作为知识专家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等各种场合大放异彩的社会。

 

一、培养和留住专业人才并激发其活力

1. 培养青年研究人员

以博士后为主的青年研究人员,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但是,目前,日本大学等机构青年研究人员的职业道路规划不够明晰,就业不稳定,而且,青年研究人员独立开展研究的环境尚不完善。因此,日本政府将明确博士毕业后发展成为独立研究人员或大学教员的职业道路,营造使青年研究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够充分发挥才能和热情的环境。

日本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将增加一些不限任期的岗位,为优秀的博士后等青年研究人员提供稳定就业的机会。同时,日本政府将针对资深研究人员引进年薪制和交叉任职制(Cross Appointment)、再审查制度以及人事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反映到薪酬待遇上,利用外部资金增加任期制岗位。日本将这些青年研究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PI)候选时,在确保不限任期的职位的基础上,原则上还将引进“非升即离(tenure-track)”制度,或者具有相似性质的公正且透明度高的人事制度。重要的是,对青年研究人员的海外经历、新技能学习状况和研究绩效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为其提供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学习的机会。日本政府将灵活运用国立大学法人运营费交付金分配制度,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的绩效评价等机制,加快建立各机构的类似人事制度。

为了提高青年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日本政府将建立可以充分发挥其才能的研究经费资助制度。特别是针对优秀青年研究人员,日本政府将建立可以使其稳定就业、在独立自由的研究环境中尽显其能的制度,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此外,日本政府还从培养青年研究人员并激发其活力的角度出发,持续推进公募型资金制度改革。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日本将以实施国立大学(包括大学共同利用机构)的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为前提,研讨直接经费灵活支出的办法,例如从公募型资金的直接经费中支出研究项目负责人的人员费等。

通过上述措施,日本首先要增加大学里青年教员的比例。《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的目标是,使40岁以下的大学教员人数增加10%,并且在未来实现40岁以下的教员人数占比达到30%以上。

2. 培养多样化科技创新人才

为了创造更多知识并实现商业应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需要配备负责企划和管理研发项目的项目经理、负责管理研究活动的大学研究管理员(University Research Administrator ,URA)、支撑研究设施设备的技术辅助人员以及技术转移人才和大学运营管理人才等各种人才。为了迅速、高效地推进知识的商业应用,企业必须配备负责新事业拓展和商业模式变革的经营战略人才、技术经营和知识产权相关高级专业人才。日本政府将努力营造相应的环境,使得这些人才能够灵活运用其专业知识,发挥其才能。

大学培养的人才与产业界的需求之间经常出现不匹配现象,导致一些岗位人才奇缺。因此,日本政府将采取措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确立其职业发展道路;为产学官共同讨论多样化人才培养政策创造机会,通过产学官互动,推动大学和研究生学院的教育改革,从而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经验,选择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道路。此外,日本政府将加快博士人才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同时,进一步明确项目经理、负责管理研究活动的大学研究管理员(URA)、技术辅助人员等不同职业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科技创新需要靠企业的众多技术人员来支撑。日本政府在推进技术人员教育改革的同时,尤其需要在人才匮乏的信息通信领域加强产学合作,培养和确保相关技术人员。为了促进技师制度在产业界的灵活运用,日本政府将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重新审视这一制度内容。

3. 推进研究生院教育改革

提高科技创新人才的质量方面,研究生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日本政府需要加强产学官合作,通过研究生院教育,培养国际化的博士人才,使其具备高级专业知识和理念,主动思考和行动,创造新知识和新价值。为此,日本政府将通过大学与产业界的互动来推进研究生院的教育改革,在设有博士课程的大学,采取措施保证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同时,通过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开发教育项目,增加教员在社会各种场合积累经验的机会,并为企业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更多接受博士课程教育的机会。

为了从国内外吸引优秀的学生和社会人士,日本政府将增加针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日本政府将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为博士研究生提供更多教学助理(TA)、研究助理(RA)岗位,增加其收入来源。日本政府在促进各机构开展相关工作的同时,修订相关资助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日本政府将尽快实现《第三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和《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的目标,即“使20%左右的博士在读研究生获得生活费补助”。

为了推进研究生院的教育改革,日本政府将制定和推行相关制度,创设文理融合领域教育等不同学科融合的一体化教育形式的研究生院,以及在日本最强的领域建设最尖端的世界水平的研究生院,并推进其发展。《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以上述措施为中心,明确提出研究生院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且系统性地集中推进各项工作。

4. 培养肩负下一代科技创新重任人才

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日本政府通过加强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培养肩负下一代科技创新重任的人才,促进其才能的充分发展,同时增加喜欢理科和数学的儿童和学生数量。

为此,日本政府将通过提供创造性教育和理科学习机会,推进能够充分挖掘素质良好的儿童和学生的才能的一些措施。日本政府将促使学校完善从“有助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学习”出发的教学方法,并对推行先进数理教育的高中提供支持。此外,日本政府将为有能力的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充实使国内外的学生相互切磋提升能力的机会。此外,还将从整体上推进高中教育、大学教育、大学入学考试选拔制度改革。

此外,还将采取一些提高儿童学生对科学技术、理科和数学的兴趣和素养的措施。政府将基于学习指导大纲,加强问题解决型的学习和理工科教育,同时,推进灵活运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和产业界人才的先进的理科和数学教育。

 

二、确保人才多样性,促进人才流动

1. 促进女性活跃与科技创新

为了激发活跃的具有多样化的视角和卓越思想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女性才能的环境,促进其活跃与科技领域创新,将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女性研究人员在日本研究人员总数中的占比呈现增长的趋势,但与其他主要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当前,能够参与组织层面的决策的女性研究人员少,尚未达成《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的新录用女性研究人员比例目标(自然科学整体占30%,其中理学占20%、工学占15%、农学占30%、医学、牙科学及药学合计占30%)。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政府将采取措施,促进女性作为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等,活跃于科技创新领域。重要的是构筑不分男女、能够公正地评价的透明的雇佣程序,使多样化人才活跃起来,改变工作方式,能够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

日本政府、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及产业界,将灵活运用《关于推进女性活跃于职业生活的法律》,加快建立相关机制,促使各执行主体明确设定并公布女性员工的雇用比例和晋升比例。特别是关于女性研究人员的新采用率,在《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期间,将尽快实现《第四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的目标,为此,政府将通过产学官的通力合作,全面推进相关工作。另外,政府将营造支援女性研究工作和生活两不误的环境,广泛宣传模范事例,实现信息共享。政府还将促进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采取措施,积极培养和聘用女性进入决策管理层,或项目负责人(PI)岗位。通过这些措施,日本将推进以组织管理层为中心的意识改革。

为了使下一代女性活跃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政府将采取措施,增加初高中女学生及其监护人对科技领域的职业发展路径的了解和兴趣,同时加强相关府省、产业界、学术界及民间团体之间的合作,促进和获得社会公众对女性活跃于理工科领域的理解。

2. 构筑国际研究网络

对于日本来说,构筑和强化国际研究网络,是一个紧要的问题。在构筑国际研究网络的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打破日本研究人员局限在国内发展的局面,促进其活跃于国际舞台,获得来自世界的知识,维持和提升日本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助于确立日本在国际研究网络中的地位和声誉。与此同时,吸引卓越的外国研究人员并激发其活力,对于进一步加强国际研究网络建设、基于多样化的思想和视角创造知识和价值非常重要。

因此,政府将强化对前往海外开展世界级研究活动的研究人员的支持。政府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推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与海外高水平的研究机构间构筑组织间网络,参与国际共同研究项目,向国际机构和海外的大学等研究机构派遣研究人员,鼓励参与国际青年学术会议,同时,推进海外派遣研究人员以及具有在日经历的外国研究人员网络的构筑。

另外,在海外开展世界级研究活动的研究人员回国以后,能否在独立的研究环境下开展研究至关重要。政府将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推行方便海外派遣中的研究人员参与公募和被采用的雇用机制,引进积极评价海外经历的评价方式。

政府还将进一步强化吸引和留住卓越的外国研究人员和留学生的措施,提高和改善世界级研究人员的待遇,完善和充实留住外国博士后人才等优秀青年研究人员和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等资助政策,与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加强在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合作交流。而且,为了使优秀的外国人才留在日本,政府将改善其生活条件,帮助解决随行儿童教育及配偶就业问题,完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英语研究支援环境,推行接收高级人才的积分制度。

3. 促进跨专业、跨组织和跨部门人才流动

提高人才流动性,有助于各类人才提高自身资质和能力,通过各种知识融合与碰撞,创造新知识并使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应用。然而,日本培养和确保人才的基本观念是以长期雇佣为前提的,多数社会系统也是基于这种观念建立和完善的,因此,跨专业、跨组织、跨部门的人才流动水平较低。

因此,有必要以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各代人都能人尽其用为目标,构筑促进科技创新人才流动的机制和制度。在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政府将积极引进年薪制和交叉任职制等新型工资制度和雇佣制度,并且在有望录用时,对于跨部门流动经历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是以内部升职为前提。在大学等研究机构,推进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所有学科领域之间的人才交流也很重要。日本有望建立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推进机制。另外,为了促进人才的跨部门流动,从学生阶段就开始积累到企业等外部研究机构实习的经历非常重要。政府将在提高这些人才流动性的同时,培养肩负科技创新的多样化人才。政府还将促进科技创新人才职业道路的多样化发展,不仅在研究机构,而且在创业、经营、初等和中等教育、公务等各种场合,都能灵活运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根据日本《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