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及特点
作者:田永坡时间:2017-09-22 16:18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一直被公认为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的经济体,尽管如此,在消除贫困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印度仍面临严峻挑战。由于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一系列冲击,建筑、制造、IT等产业面临着严重的技能人才短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印度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以推动该国的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其出台的政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多部门多主体参与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体系

为营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的政策空间,印度劳动就业部(The Ministry of Labour & Employment)、人力资源开发部(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等多个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参与到了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其中,劳动与就业部负责印度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的发展和协调,其下附属的相应机构为,就业与培训总理事会(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Employment & Training,DGE&T)。就业与培训总理事会负责发展和协调与职业培训相关的国家级项目,包括妇女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的最高组织。除劳动就业部以外,人力资源开发部、妇女与儿童发展部(Department of Women & Child Development)、农村与就业部(Ministry of Rural Areas & Employment)等部也负责一部分本领域的职业培训。每个州政府下设就业与培训理事会(Directorate of Employment & Training),负责实行国家职业培训委员会(NCVT)的政策,安排对培训机构和培训中心的考察,开发国家职业培训委员会(NCVT)和非NCVT的其他课程等。

除了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外,印度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中还将民间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多方合作的技能人才开发体系。国家职业培训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Vocational Training,NCVT),是多方合作机构的典型代表之一,它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雇主组织、工人组织和职业培训专家共同组成3方机构,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就职业培训计划的流程、标准等方面对印度政府进行政策建议。

为配合“技能发展的协同行动”(Coordinated Action on Skill Development),印度政府于2008年初成立了3大组织,即国家技能人才发展委员会(Prime Minister’s National Council on Skill Development)、国家技能发展协调董事会(National Skill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Board)、国家技能发展公司(the National Skill Development Corporation)。其中,国家技能人才发展委员会是人才政策制定与修订的最高机构,以“核心原则”(Core Principles)的形式,对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给出详细说明和指导,国家技能发展协调董事会主要负责协调一系列有关技能发展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行动,国家技能发展公司是一家非营利企业,总裁由一名技能发展领域的权威专家出任,负责筹备行动计划和活动方案。


二、建立技能人才培养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印度高技能人才培养,注重将创新和未来意识融入培养方案。国家职业资格框架(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Framework,简称NVQF),作为开放灵活的培训系统,鼓励个人将自己积累的知识技能,在通过考试和认证后将其转化为更高的学历或文凭。国家职业资格框架(NVQF)所提供的培训质量与培训标准可达到与国际接轨的水平,支持培训者进行终生学习和持续的技能升级。国家职业资格框架(NVQF)的主要特点包括:1.技能认证基于全国统一标准;2.在确保囊括所有所需技能的同时,避免在认证上发生重复或重叠;3.培训体系分为多个小单元,完成每个小单元后可分步取得最终的资格认证;4.质量认证机制促进了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性;5.系统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允许达标的个体通过资格考试获取更高的学历或学位,进一步积累知识和技能;6.提供学术-职业等不同学习路径,包括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如职工再培训,提供从职业到学术的垂直流动;7.为个人选择培训和职业计划提供指导;8.普通教育和职业资格在一定水平上具有可比性;9.全国统一的机构联系和学分认证框架;10.鼓励国家职业资格框架(NVQF)下的多元化的认证机构。


三、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技能供需信息支撑系统

印度建立了完善的劳动市场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计划机制(Labour Market Information Systems,LMIS and HR Planning Mechanisms),该系统将可以连结劳动部门和就业与培训总理事会的办公室电脑的数据库,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不同用户提供劳动数据,帮助政府部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以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化程度;对不同计划和框架的实施效率利用在线数据及时进行绩效评估,通过提供及时、充分且具有相关性的数据,帮助政府规划人员、政策制定者、工人团体和雇主快速、准确的制定决策。主要包括:

1.提高技能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相关程度,减少劳动力市场上的技能误配,需要由多媒体集成解决方案(LMIS)和人力资源规划(HRP)共同提供可靠的可实现的对经济发展趋势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评估。

2.在国家层面和州层面,建立针对具体领域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在国家技能发展公司下辖的部门技能委员会的帮助下,地区层面将建立针对具体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进行当地劳动力市场分析。

3.人力资源计划将根据不同经济部门、地理区域对高技能劳动力供需的预测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4.通过上述办法由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生成的信息将被广泛地传递到国家、州、地方各个层面的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培训方、受培训者、未来受培训者的手中,帮助其做出合适的决策。

5.国家职业培训委员会将接受来自州政府的信息输入,并负责上述信息的传递工作。

6.在国家就业服务部门的帮助下,工作介绍机构将为工作找寻者提供咨询、引导和岗位服务,并帮助他们搭建通往工作、学徒或培训的桥梁。


四、实施促进技能人才成长的专项规划和计划

实施专项计划,是印度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实施的计划主要包括:

1.工匠培训计划(Craftsmen Training Scheme)

工匠培训计划,由印度劳动部就业与培训总理事会(The Directorate General of Employment & Training)于1950年发起,计划的初衷是为辍学人员提供系统训练,培养工业发展所需的熟练和半熟练工人,以及用各行业所需的技能武装年轻一代,降低受教育青年的失业率。工匠培训计划实施过程中,建立了50个行业培训机构(Industrial Training Institutes),传授各行各业的技能,以满足国家科技与工业发展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到了20世纪80年代,印度南部省份建立了一些新的私立行业培训机构,机构总数从1980年的830家上升到1987年的1900家;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字急剧上涨,到新世纪已有超过4971家行业培训机构。

2.学徒训练计划(Apprenticeship Training Scheme,ATS)

印度国家学徒训练计划,从1959年开始实施,国民可自愿报名参加。1961年通过的《学徒法案》(The Apprentices Act),对学徒训练和相关事务进行规范和控制。制定该法案的初衷包括:规范各行业学徒训练项目,由中央学徒委员会(Central Apprenticeship Council)指定教学大纲和培训时间等;充分利用可用于开展实用培训的设施,鼓励所有具有必要训练设施的公有和私有部门进行学徒训练,以满足各行业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法案于1962年3月1日生效,1997年和2008年的修订对一些概念做出了更明确的界定。法案的实施监管,由就业与培训总理事会(DGE&T)总负责,中间经由6大区域学徒训练理事会(Regional Directorates of Apprenticeship Training)负责。其中,贸易学徒方面由州级学徒顾问负责监管法案执行,毕业生、技术人员和技师学徒由人力资源开发部的教育部门(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通过4个学徒训练理事会进行监管。中央学徒委员会(CENTRAL APPRENTICESHIP COUNCIL)是最高法定组织,由中央和地方政府、雇主和工会3方共同组成,为政府提供关于学徒训练计划的政策建议。

3.国家职业质量框架下的先锋计划(Pilot Project under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

2012年9月,印度人力资源与发展部门发布国家职业质量框架下的先锋计划,涵盖了40所学校和4600名学生。先锋计划的目标是,实现教育与受雇就业之间的对接,提高受训练学生的受雇就业能力,降低辍学率,提高出勤率。

“领先计划”包括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支持服务(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abled Services)、汽车(Automotive)、安全与零售(Security and Retail)4大产业部门。其主要内容包括在中学阶段引进职业教育,融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技能评估与鉴定,在初中阶段开设作为选修课的职业教育科目,而在高中阶段将职业教育科目升级为必修课;为课程设计与发展募集资金;与行业培训机构(ITIs)共享基础设施,增加课本和软件等方面的融资额,配合其他中学阶段实行的计划等。2013年到2014年,该计划涵盖的学校达100所,并增加美容与健康、体育运动、护理助理3项新的技能并招收相关领域的培训教师。

纵观印度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可以发现如下3个特点: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并通过一定的协调机制,将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在政府体系内部,人力资源开发部、劳动就业部等相关部门均参与其中,确保政府行动的步调协调一致。政府与社会各个主体之间,充分调到企业、非盈利组织的积极性和可利用的资源,为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支持。二是建立了统一、系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借助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印度实现了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要求之间的衔接,提高了人才适应职业要求的能力,同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为技能人才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通道和阶梯,有利于个人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三是利用良好的信息支撑手段解决技能人才供需匹配,技能人才供需失衡是困扰印度劳动力市场的一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印度建立了强大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开发信息系统,并实现了人才培养和需求信息的连接,提升了技能人才供给(培养)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作者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