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四抓”为核心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胡 峻 林芬芬 杨善友时间:2018-04-02 11:45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科技创新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政府
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
为转变科技创新管理格局和提高现代管理能力指明了
方向。遵循科技创新规律,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管理
体系、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人才队伍,是加快
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提高科技创新管理效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


一、新时代呼唤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步走”战略目标,对科技创新
提出了新定位新要求,明确了科技创新的目标任务。建设
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科技创新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一)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

从全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变革的速度、广度、深度及影响都前所未有,我国面临跨越赶超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进一步拉大差距的严峻挑战。从发展阶段看,科技创新进入与世界科技先进国家形成“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发展阶段,跟跑领域仍然处于较大比重,许多并跑领域已具备超越水平,领跑领域基数出现不断快速增加的状况,需要不断抢占先机,引领发展。从主攻方向看,我国科技创新明确“三个面向”作为主攻方向,力求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从战略目标看,当前我国科技战略目标已经由创新型国家前列向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延伸,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成为引领者、策源地,形成中国特色的创新文化,在全球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从主体任务来看,新时代需要建设新型国家创新体系,体现国际化、全方位、差别化的特征,建立有利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全面衔接、资源有效配置的创新体系。

(二)建构面向科技强国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因此,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努力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军民之间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总体来看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催生了新型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

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是指制定与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党政机构改革任务重点为指导,把新的管理要求和原来切实可行的做法,平衡落实到“抓科技战略”“抓科技规划”“抓科技政策”和“抓科技服务”当中,转变政府职能,把握融合性、支撑性等新型
创新模式,厘清政府、机构、社会和科技创新参与者个人的角色定位,构建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核心就是“四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与此相适应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应该由科技创新战略决策体系、科技创新规划落实体系、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体系、科技创新服务运行体系四大部分构成。

(一)“抓战略”就是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战略方向和重点

“抓战略”就是要集中精力谋大事、议大事、
抓大事,提出和解决创新驱动背景下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善于在国家重大战略中找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契机,理解国家战略,融入国家战略,落实国家战略,借力国家战略,设计地方战略。“抓战略”就是要把建设科技强国作为核心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

1. 科技创新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战略是指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经济发展与文化使命等任务的百年大计。科技创新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局性、纲领性和方向性的专门属性。科技创新战略的确定不能仅仅从科技实力出发,定位于科技的长远发展,更要立足于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高度,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战略的需要。选择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要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

2. 科技创新战略管理的重点是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

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关键都在于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对内部条件和现实情况进行审核,并以此为前提确定具体的战略目标,使两者之间达成动态平衡。战略管理的任务,就在于通过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日常管理,在保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条件下,实现战略目标。第一,战略管理不仅涉及战略的制定和规划,而且也包含着将制定出的战略付诸实施的管理,因此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第二,战略管理不是静态的一次性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的往复性的动态管理过程,它是
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内部条件的改变,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再重复进行新一轮战略管理的过程,是不间断的管理过程。

3. 构建科技创新战略决策体系

当前,国家对战略科技支撑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迫切。党中央已经确定了我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战略,决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要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攻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注重融合创新模式的建立,在军民融合、产学研合作、交叉学科融合、科技金融、双创联动等,考虑多方规律、目标需求、体制机制、文化差异等因素,实施有效结合,共同受益。同时,强调建设国家科技决策咨询制度,既要对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又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从全球科技创新视角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国防建设等方面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二)“抓规划”实质是超前规划布局和任务部署,抓好科技战略的贯彻落实

“抓规划”就是要对看准方向的大事,前瞻布局,选准突破路径,用完整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把战略意图和目标描画出来,在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上进行设计来保障战略目标的实现。科技创新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对发展战略的设计和落实。

1. 科技创新规划是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科技发展规划制定和实施50多年来看,科技创新规划已成为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手段,更成为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一种主要方式。从发展趋势‍看,科技创新规划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并将继续发挥在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历次科技发展规划对整体规划的实施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规划在科技创新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清晰的指引作用;二是规定了行动的路线图,对科技创新工作的步骤、行动的路线进行明确的安排,保证全社会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三是作为评价科技创新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有利于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评价与监督;四是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依据;五是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六是提高科技创新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我国的科技创新规划对全球创新驱动发展正在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2. 科技创新规划是对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谋划

规划是对未来一定时期为实现一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整体设计与行动安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科技创新规划是以科技创新发展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细化,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重要性、约束性等主要特征。我国的科技创新规划体系由科技创新总体规划、专项科技规划、行业科技发展规划、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组成,主要通过全面部署科技创新的活动、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有效动员全社会力量、实现阶段性目标和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治理来发挥作用。

3. 构建科技创新规划体系

首先要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各部门、各地方协同推进的规划实施机制,强化科技创新部署,做好与规划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的衔接、重大任务分解和落实。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其次要强化规划协调管理。编制一批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细化落实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规划符合性审查机制,科技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措施的部署实施,要与规划任务内容对标并进行审查。健全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工作会商与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不同规划间的有机衔接。加强年度计划与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建立规划滚动编制机制,适时启动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战略研究与编制工作,加强对世界科技强国重大问题研究。

第三要加强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把监测和评估结果作为改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开展中期评估和期末总结评估,对实施效果作出综合评价,为调整和制定新一轮规划提供依据。在监测评估的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最新进展和经济社会需求新变化,对规划指标和任务部署进行及时、动态调整。加强宣传引导,调动和增强社会各方面落实规划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抓政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力和动力

“抓政策”就是要强化普惠性和精准性的政策供给,推动重点政策落地落实,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能力和动力。科技创新既是产业发展的供给侧,又是政策创新的需求侧,只有不断强化政策供给,积极探索有利于政策落地落实的机制、模式、措施、办法,才能使科技创新在驱动产业发展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1. 科技创新政策要适应传统科技体制向新型科技创新体制跨越的新变化

创新是个系统工程,必须跳出科技抓科技,既强调科技创新,又强调体制机制改革,当前“最紧迫”的是通过深化改革、破除制约创新的制度障碍。科技创新政策的本质是一种制度设计,旨在调控科技创新活动,挖掘科技创新潜力,提升国家从科技创新中获得最大利益的能力。要适应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的“深刻变革”,科技创新政策必须具备3个层面6个典型特征,首先是前瞻性和现实性,需要做到战略预见和发展实际的统一;其次是全局性和局部性,既要从全局视角进行政策的制定,又要遵循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的规律,构建局部创新发展格局;最后是协同性和精准性,一方面要以整体、系统、协同的理念和方法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另一方面要在有限的创新资源条件下注重精准施策。瞄准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坚持问题导向、战略突破导向,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发展的制度障碍,建立健全创新政策和创新治理体系。

2. 科技创新政策是引导科技创新走向的指挥棒

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应在全球创新网络和创新价值链中更全面系统地统筹调控科技创新活动,我国既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优势和组织动员能力,能够更好地协同发挥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作用,在人才、资金、技术、产品、服务、信息等创新要素和成果的流动中更好地引导科技创新的走向。科技创新政策是用于引导、激励和规范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措施和行为规则。具有3方面的功能:一是通过配置科技资源实现对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引导功能,如制定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及5年规划、实施重点科技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二是通过给予税收优惠等实现对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功能,如对企业研发费用实行税前加计扣除、对科技人员实行股权激励等;三是通过规制和限定创新主体行为边界实现对科技创新活动的规范功能,如出台科研诚信政策等。

3. 构建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体系

构建适应创新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计划和政策体系,二是要完善支持创新的普惠性政策体系,三是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四是要强化创新法治保障,五是要强化政策统筹协调。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创新发展遇到的瓶颈制约,深化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束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发展动力转换的制度障碍,最大限度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

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政策要坚定创新自信,构建适应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新体制;完善创新治理,营造创新友好制度及社会环境;保障资源投入,增强国家总体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改革评价制度,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强化协同创新,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等方面,采取更有力度的改革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战略突破导向,攻克如何建立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更紧密的创新合作关系、完善“以人为本”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推进科技计划管理和科技资源配置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平台装置建设质量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等具体层面的难点、重点问题,构建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四)“抓服务”就是要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推进资源开放共享,为各类创新主体松绑减负,清障搭台

科技创新服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大量开展,并将原本在组织内部完成的科技创新服务外部化和专业化,以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而发展形成的。具体来说,科技创新服务是以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科学、高效开展为目标,围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全过程所提供的各类服务的总和。

1. 科技创新服务贯穿于科技创新活动的全过程

广泛和高效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需要增加优质科技创新资源的投入,需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政策、
制度和文化环境,需要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运用,需要促进各类创新主体之间更紧密的合作即科技创新交流合作。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服务的支持,也就是说这些工作都包含和需要科技创新服务。

基于此,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可以将科技创新服务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包括研究开发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试验基地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和知识产权服务等;科技创新资源服务,包括教育与培训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基础信息服务、科学数据服务、仪器和设备共享服务、科技文献服务和自然科技资源保障服务等;科技创新环境服务,包含产权保护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社会信用环境、国际合作环境、利益分配制度环境、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环境、消费需求环境、社会责任环境和创新文化环境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服务,包括孵化和产业化服务、创新成果推广运用示范服务、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企业注册登记和纳税等商务服务以及营销服务等;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服务,涉及技术咨询服务、技术转让服务、技术合作服务、委托开发服务、人才流动服务和中介信息服务等。

2. 科技创新服务呼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科技创新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和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有效供给,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实现政府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服务型政府有多方面的特征,它是以人为本的政府、公开透明的政府、公正公平的政府、高效廉洁的政府、不断创新的政府、依法行政的政府、责任和有限政府以及回应性的政府。围绕科技创新服务,服务型政府应该履行多方面的职能,首先要努力提供高水平的纯公共科技创新服务,其次要加快提升准公共科技创新服务的供给水平,第三要大力支持社会化科技创新服务的供给。

为此,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举措大力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业的发展。一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创新服务业发展创造更大的需求;二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三是积极运用合同外包和政府采购方式支持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四是加强公共和非营利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的建设;五是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六是支持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提供集成化的科技创新服务。

3. 构建科技创新服务运行体系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运行体系的目的是加强科技供给,提供全方位、系统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根据管理需要,理清政府、机构、社会和科技创新参与者个人的管理定位。系统强化政府管理职责,创新下放机构管理自主权,放活科技创新人才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激发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落实科技管理部门“放管服”改革。二是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服务业,即通过市场机制为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创新服务的产业,包括设计服务业、研发服务业、技术转移服务业、技术改造服务业、创新能力服务业、科技金融服务业等服务业态。通过科技创新服务业的辐射和带动,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方面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三是加强和优化公共创新服务供给,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优化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科研布局,重点加强基础、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大幅度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


三、按照“四抓”要求,努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管理的新使命就是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提供全方位、高效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与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的“四抓”要求,既是对科技部门的新定位、新要求,也为我们落实向创新服务转变的要求指明了方向。从
战略、规划、政策到服务,具有严密的递进逻辑关系,一环扣一环、一环也不能少。科技创新管理必须向“四抓”转型,补短板,强实效,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战略谋划、重大科技任务布局、政策法规制定和落实、科技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重构新型科技创新管理体系,顺应创新主体多元、活动多样、路径多变的新趋势,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努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科技创新绝对离不开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支撑与服务,因此,推进科技创新管理人才队伍能力建设迫在眉睫。

(一)行政部门科技管理人才要担当科技创新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推进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建设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在科技领域,转变政府职能的核心是由政府主导创新向服务创新转变。随着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不断强化,我国国家创新体系正在发生着深层次、根本性的变化,现有的科技管理方式还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科技投入、日益复杂的创新活动和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政府行政部门在科技创新领域所担负的职责、所发挥的功能以及作用范围、内容、方式都需要相应的调整。行政部门科技管理人才要清醒认识新时期的新职责、新要求,一方面,需要清晰界定政府在科技治理体系中的定位,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以制度设计和能力建设为导向,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技实力,抓大事、抓宏观、抓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各类创新主体效能最大化,最终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科技创新,共同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局面。重点任务包括:

1. 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科技创新的战略决策主要是基于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国际竞争态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国际、国内背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制定科技战略体系。

2. 科技创新的规划制定。为了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战略,需要制定与设计和国家产业政策等目标一致的国家科技活动。其中科技计划是科技发展规划的落实和具体执行,各类科技计划间要协同配合,并紧密衔接科技发展规划,对全社会的科研活动发挥风向标和指挥棒的作用。协同创新是科技计划制定与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其本质属性也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管理创新。

3. 科技创新制度与政策的制定。行政部门的科技管理人才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必须以创新体系组织者的角色,根据我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条件,制定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护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立法、政策手段来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并不断进行评估调整。在创新活动多主体、多环节的背景下,协调也是科技创新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4.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的重要任务在于统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协调人才、资金、知识产权、制度等多个要素,构建各个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创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对促进科技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高效配置和共享使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各类科技创新组织科技管理人才任务和能力要求各有侧重

1. 高校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主要任务

高校作为全社会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源头,更需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尤其要以创新理念驱动原始创新和技术研发,以科技创新带动高校乃至社会发展。一是开展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这是我国加速科技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这是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引导科研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为支撑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有效成果,这是高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校的科技创新管理一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引导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更加聚焦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需求,从科研管理的基本理念、评价导向、科研方向、科研组织方式、科研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调整完善科研管理方式,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益。二是要引导和组织高校内部的应用型科研机构成为市场的主体,要能够在高校应用型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常规的有机联系,既为技术找市场,又为市场找技术,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2. 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主要任务

科研院所是源头创新的主力军,大力增强其原始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建设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因此,科技创新管理不仅要在科技布局、队伍建设、资源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还要在科研院所治理体系上,做出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创新管理的主要任务:一是应用研究与技术转化,科研院所的创新主要服务于社会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特别是地方科研院所主要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难点、热点问题,重点开展共性与关键技术创新,兼顾知识创新和知识与技术扩散。二是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介于基础性研究与市场化产品开发之间的技术,在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应用基础性、关联性、系统性、开放性等特点,是产业基础技术。科研院所科技管理遵循创新活动以研究开发课题为核心的宗旨,产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并通过帮助企业中试与工业性试验及技术咨询服务等手段,推广与扩散研究课题的创新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3. 企业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主要任务

企业不仅是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研究开发经费的主要承担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使用者。企业主要承担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任务,通过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改进产品,占领市场。企业的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有些企业还参与知识创新,特别是技术知识创新。企业科技创新的两大主要任务是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商业化,科技创新管理工作贯穿于科技创新全过程。

(三)科技中介组织对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科技中介组织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和促进创新活动的机构,我国科技中介组织主要包括: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机构,利用技术、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为创新主体提供咨询服务的机构,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合理配置提供服务的机构等3类。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它是实现企业与市场,企业与国家之间的桥梁,做好科技中介工作,关键就在于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综上,重点培养各级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企业和科技服务机构各类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突出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与业务水平,以抓战略明确方向,以抓规划部署落实,以抓政策营造环境,以抓服务推动实施。要把科技管理人才培养纳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落实培养计划,目的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充分激发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各类创新单位和组织,都要建立适应创新管理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支适应新时代使命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科技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