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构筑“北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
作者:杨 浩 符银丹时间:2018-10-17 18:07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天津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的北洋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

建校123年来,天津大学为祖国培养了20余万名高层次人才,为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创立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革命先驱张太雷、经济学家马寅初、外交家王宠惠和王正廷、数学家秦汾、著名诗人徐志摩等诸多学者,“两弹一星”功臣吴自良、姚树人,香港实业家荣智健等,均曾在这里秉烛夜读;著名法学家赵天麟、桥梁专家茅以升、机械学家刘仙洲、化工专家侯德榜、水利学家张含英、物理学家张国藩、教育家李曙森等知名学者,都曾在此执鞭任教。据不完全统计,学校校友中有“两院”院士60余位,大学校长50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数百名国家特大型企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

天津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紧紧抓住国家经济建设、天津发展及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和切实需求,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积极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不断优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和支撑体系,构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区域合作,构建科研基地立体发展体系,强化国际科技合作,提高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创新服务模式,营造科研育人氛围,重视过程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完善科研平台管理制度及配套支撑体系,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和人才团队激励政策,不断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示范引导作用。


一、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一)建立系统性长效机制,保障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天津大学积极贯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优化整合方案》《“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等要求,坚持“重能力强影响”,落实创新科技基地发展的各项保障,加强项目、基地、人才的紧密结合,形成梯次合理的高水平科技骨干队伍和高水平的科研基地。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建设要求,明确管理和服务责任,巩固了人才优先发展格局,完善人才引进的部门与学院(部、处)、学科的协同机制,在全校上下形成人才工作合力;把引进、造就青年杰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学院(部)、学科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增强自主性,强化责任制。在科研基地经费、空间、政策等方面予以明确支持,完善科研基地配套支撑体系,加强以项目经费为支撑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分类职业发展支持机制和“能者上优者进”的工作激励机制。实现教学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和支撑队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以评促建,分析不足,充分调研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破旧”“立新”,扫除发展的障碍,激发科研基地发展活力。

(二)完善人才引进制度,创新人才成长体系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灵活的组织运行模式,资源配置和共享使用机制、科研团队发展机制、利益和风险分担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校内推行“北洋学者人才计划”(又称“Distinguished-CORE人才计划”)人才成长体系,全面加强师资队伍水平,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计划的实施,聚合高水平领军人物、海外讲席教授、中青年骨干教师等不同层级形成人才高地。该计划进一步加强了海外学缘中有潜力、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青年人才引进工作,完善“以才引才”制度,增强师资队伍国际竞争力。

(三)丰富人才培养计划,打造高水平研究团队

在育才方面大力推进“北洋学者·优秀青年学者计划”(Reserved Academic Program,简称“R计划”)和“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Elite Scholar Program,简称“E计划”),在校内选拔一批潜心从事科研教学的青年创新人才、培养一批潜心从事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的青年学术带头人,支持他们开展创新性科研工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北洋学者·青年骨干教师计划”(Elite Scholar Program,简称“E计划”)主要支持35岁以下青年教师,把他们培养成为本专业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带头人,让青年教师发展有平台、成长有目标、贡献有激励,形成我校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北洋学者·优秀青年学者计划”(Reserved Academic Program,简称“R计划”)的培育目标是,加速造就一批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代表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天津大学未来科技工作的中坚力量。通过上述“计划”的实施,努力营造一个以稳定支持和状态考核为主要形式的科研教学环境,引导一批有意愿、有能力的青年人才,围绕一定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高水平成果;着力组建若干高水平创新团队,在若干优势研究领域上,吸引聚集一批青年科技人才,与现有杰出研究团队结合,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研究领域。


二、建设高水平多元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综合平台

(一)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在科学研究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

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培养大批高水平人才,是天津大学科技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也是时代的要求、国家的要求。学校始终坚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的工作方针,通过狠抓大项目好项目,营造团结协作、共担大任的科研氛围,形成团队合作、学科合作、学院合作有效机制,在立足科学研究的合作交流中培养造就创新人才。

天津大学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探索新形势下区域研究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开展创新性工作,通过区域研究平台的建设,在科研组织、多学科交叉融合、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专职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等方面,探索符合学校科研事业发展的道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军民融合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学校“登峰计划”和“领航计划”,助力学校“支撑计划”,充分发挥学校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融入建设雄安新区的工作,为雄安新区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贡献“天大”的力量,全力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推动在长江经济带主要节点城市的布局工作,继续加快推进与“一带一路”重点节点城市的合作,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发展。

近年来,天津大学逐步形成了一批以国家需求任务为牵引,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的科技人才培养平台。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促使能源环保研究群形成新亮点、生物学科异军突起、新一代信息技术群体合作突围,有利于提升项目负责人在学科和行业中的影响力及学术地位。打破以单一学科为主体建设科研、开展科学研究的模式,强化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综合依托天津大学诸多优势学科,探索形成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配置资源的机制,支持创新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过程中快速成长。

(二)注重校企联合,在产学研深度合作中培养创新人才

天津大学努力将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孵化育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高水平综合平台,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引领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产业升级换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建立校地研究平台机构,选派相关人员挂职,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出台《天津大学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机构暂行规定》,鼓励与企业合作建设联合研究机构,发挥教师智力优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充分动员人才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重大战略,抓住时代机遇,强化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战略支撑,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的通道,推动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融合,加强高校成果转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对接河北省产业资源,服务雄安新区建设。2017年与包头市签署市校合作协议,与合肥市签署市校合作备忘录,与苏州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与天津东丽区签署“天津大学智能制造装备研创中心”合作协议。

校企合作不仅深化了天津大学与企业、高校的合作,在“基础-应用-产业化”的研发链条布局中促进人才成长,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研究队伍。同时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项目为抓手密切联系行业龙头,搭建平台,按照“优势学科-优势产业-龙头产业”捆绑式发展模式与中粮、恒天集团、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中国一重、中汽工程、潞安集团等开展交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校企联合研发机构。

(三)拓展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国际交流

天津大学积极搭建国际沟通平台,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支持优秀科学家到国际组织、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任职;鼓励高校举办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支持教师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积极参与大型国际科技合作计划。

学校大力推动海外交流活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基金引导作用,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以及知名跨国企业开展实质性、高水平合作,通过组织筹备海外会议、互访交流活动、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形式,促进信息、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促成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后续一系列合作,搭建平台,深化合作。依托学科优势,与国际知名科研机构联合组建国际科技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建设;尝试设置海外创新中心;鼓励共建一批科技创新数据库、国际创新网络和虚拟研究中心。强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国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平台的布局。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心)校内培育机制,建成层次分明的天津大学国际联合实验室(中心)梯队,着力打造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


三、探索和完善分类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

(一)分类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实行分类评价机制,完善分类评价制度,分类职业发展支持机制和“能者上优者进”的工作激励机制,制订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以项目经费为支撑的专职科研队伍建设,实现教学科研队伍、管理队伍和支撑队伍等各类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结合重大产业化项目的需要,探索以团队为整体进行考核的模式,同时在考核个人科研业绩时,按照实际贡献考核工作和成绩,以充分调动和保护项目团队每位成员的积极性。

建立健全以师德表现为首要内容,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具有标志性、显示度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对师德表现、发展潜力、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绩效进行定性评价。引入发展性评价,强化考核评价结果的诊断、反馈功能,作为资源配置、岗位聘用、职业发展、流转退出的重要依据。探索合理有效的团队评价机制,促进跨方向、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形成与建设。加大国际化评估和认证力度。

(二)建立“北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畅通发展渠道

构建基于预聘、准聘及长聘等多种聘用形式的职业发展轨道,形成具有天津大学特色的“北洋教师职业发展体系”。明确预聘教师队伍的职责作用,把预聘教师队伍作为进入正式教师队伍的起点,充分发挥预聘教师队伍作为教师队伍“蓄水池”的作用。鼓励预聘教师潜心研究,参与辅助教学活动。根据各系列教师不同的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划,确定相应的岗位设置、合同管理、考核评价、晋升发展、薪酬分配、流转退出等管理办法。

进一步明确管理队伍、辅导员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工程技术队伍以及其他专业技术队伍的岗位职责、准入标准和薪酬体系,畅通各类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建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体制机制。引入具有资深行业背景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任务明确、形式灵活、分类清晰,从事实质性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或从事工程教育改革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等相关工作的兼职教师队伍。落实实验技术队伍的发展规划,明确实验技术队伍的岗位分类,完善与身份职责相一致的职称晋升和绩效评价办法。

(三)创多渠道资源配置模式,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围绕科技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建立机制灵活、管理规范、结构合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薪酬体系。建立来源于科研项目劳务费的薪酬分担机制和来源于科研项目间接经费并与原有绩效津贴统筹的科研绩效津贴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多种用人形式的协议薪酬制、岗位薪酬制、项目薪酬制、团队薪酬制等分配形式。加强对兼职兼薪行为的管理。

建设多渠道来源的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实现学校、学院、研究团队在人力资源、经费资源和学术资源方面的协调配置。建设与多元导向相匹配的资源配置模式,根据不同的分类体系,实施具有区分度的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资源配置模式,体现资源投入的导向作用。建设基于投入产出效益的资源配置模式,加强资源投入与产出的绩效评估和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


(杨浩系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符银丹系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