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 助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时间:2019-04-29 09:55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杂志

自《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以来,上海市科技党委、市科委严格按照《纲要》总体要求,结合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坚持以遵循创新人才规律为基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项目、人才、平台一体化为手段,着力激发创新创业动力、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聚集一批以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能工巧匠为代表的科技高层次人才,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优化人才结构布局,厚植科技人才发展优势

总体而言,全市科技人才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1.人才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市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49.88万人,研究与发展人员总量达到25.48万人,位居全国第6;企业R&D人员占全部R&D人员全时当量的66.3%,已成为上海R&D活动的绝对主体。

2.人才结构日益优化。高层次人才加快集聚,全市拥有两院院士176人,占全国13%;国家万人计划人才343人,占全国8%。2017年上海新增的两院院士共计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创12年来历史
新高。

3.人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纲要》实施以来,上海科技人才在我国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加快推动了光刻机、刻蚀机、高温超导材料、燃气轮机、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一批高端成果实现产业化。2018年度,上海科学家在《科学》《自然》《细胞》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5篇,占全国总数32.2%。上海专利申请量150233件,专利授权量92460件,同比分别增长14.03%和27%,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各为62755件和21331件,同比分别增长14.87%和3.14%,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例为42:46:12;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500件,同比增长19.05%。2018年度,上海市共有47项牵头及合作完成的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占全国获奖总数的16.5%,连续第17年获奖比例超过10%,其中牵头获奖数量再创新高。

4.人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海外人才方面,近2年累计受益的外籍人才超过11万人次,726名外籍高层次人才获得永久居留权,6000人办理了5年期的居留许可,505名外籍高校毕业生办理了加注创业实体签证和就业证件,目前在沪工作的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国内人才方面,近两年,本市累计引进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超过7.5万人,其中引进的创业人才、创新创业中介服务人才、风险投资管理运营人才、企业高级管理和科技技能人才等5类重点人才近9000人。据统计,近五年科技系统引进国内人才2270人。

5.人才聚集效应加快显现。张江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建设顺利,集中度和显示度持续提升。据统计,目前全市面向全球集聚顶级科学家近500人;国家(重点)实验室44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31家;一大批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基地相继获批成立;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带动新兴学科和产业发展的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以及优秀企业家加速涌现,成为引领创新创业浪潮的核心力量。

 

二、深化人才政策创新,促进科技人才相关政策措施落实

《纲要》实施期间,科技人才集聚、使用、流动、激励等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不断加强,各类科技人才政策举措不断推进落实。

1.聚焦创新策源能力,促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市科技两委会同市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2019年3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以下简称“科改‘25’条”),旨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科改‘25’条”提出6个方面25项重要改革任务和举措,坚持目标引领、双轮驱动,坚持人才为要、激发活力,坚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坚持全球视野、扩大开放。到2020年,上海创新治理能力和创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作用。到2035年,建成富有活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2.构建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需求的支持体系。根据人才成长的阶段和创新领域的特点,逐步形成了扬帆计划(32周岁以下)、启明星计划(35周岁以下)、浦江计划(50周岁以下)、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50周岁以下)等分阶段、体系化的科技人才计划体系。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力度,降低人才创新的门槛,扩大支持的覆盖面。近年来,市科委针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需求,增加了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2016年起单项资助额度倍增至40万元、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2016年起单项资助额度倍增至20万元,2018年资助量从150人增加至300人)的资助额度和覆盖面,鼓励更多年轻人大胆探索,夯实科技人才后备力量。据跟踪统计,不少得到资助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后来成长为“杰青”“优青”甚至院士。如:“启明星计划”实施20多年来,其中有8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5人成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7人成为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68人入选国家“杰青”,105人入选长江学者。

3.深化简政放权,进一步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将岗位聘任、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等管理权下放给用人主体。高校、科研院所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人才,编制、人社等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引进人才到岗后向人社部门备案相关事项。进一步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改革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在项目经费管理上,进一步下放了预算调剂权限,允许科研项目实施中发生的会议费、差旅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在不突破支出预算总额的前提下调剂使用;改进了项目结余经费管理方式,允许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且信用评价好的承担单位,结余资金按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留归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费用支出。同时,在支出内容上,进一步提高了劳务费的比例和标准,将劳务费支出占专项经费支出控制比例由原先的20%提高至30%,将原劳务费支出控制比例50%的适用范围由原来的软件开发类、软科学类项目扩大到基础研究领域项目。

4.加快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关键制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相继发布和实施《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和《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聚焦成果转移转化关键环节的制约和瓶颈,从立法、政策以及工作行动计划等多层次加快探索和突破,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激励力度,明确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三权”下放给单位和科研团队,明确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扣除直接费用后净收入的70%以上可用于奖励个人和团队,极大激发了科技人员的活力,涌现出一批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

5.优化人才评价机制,降低人才参与创新的门槛。取消了启明星计划、学术/技术带头人计划、扬帆计划等
人才计划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医药引导项目等科研项目申报中关于职称的限制性条件,对《上海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管理办法》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相关条目进行修订,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同时,根据国家关于职称改革的相关要求,2017年市科技人才职称评审取消了职称评审中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的限制性要求,取消了工程师职称评审中对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代之以体现业务水平的工作报告,当年度受理申报人数增加了50%以上。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开展下放职称评审权试点,对条件成熟、由市科委牵头组织的计算机软件高评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领域高评委和2个工程系列中评委下放到了有关单位开展评审工作。

 

三、打造人才发展平台,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

《纲要》实施期间,聚焦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建设等重大任务,构建科技人才事业平台,“筑巢引凤”,集聚高层次人才队伍。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1.加快推进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的布局和实施。根据学科领域发展的特点,以跨界、协同、开放为理念,加快计划、项目、人才的一体化,优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让人才的成长既有抓手,又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着力强化前瞻布局,重点把握脑科学、量子通信、新材料、生命科学等世界科技前沿,培育一批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如体细胞克隆猴的诞生,墨子号、悟空号的成功发射,中科院生命科学院、中科院
上海高研院、上海应用技术物理研究所等一批上海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团队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和基础工程的实施,围绕“以专项引人才、以专项育人才、以专项配人才”,突破传统支持方式,以高精尖专项项目形式吸引集聚一流人才团队。一方面,设定目标为突破一批面向未来5至10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具有重大支撑引领作用的战略性、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促进上海和中国掌握未来科学话语权;另一方面,全球广发英雄帖,吸引全球一流人才团队来沪攻克重大项目。

2.创新科研模式,推进大科学设施建设。上海市委对科创中心推进机制和张江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调整,实行“一套班子、四块牌子”,把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办公室、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自贸区管委会张江管理局4个机构合为一个机构、一套班子,探索新的科研机构新模式,实行新的科研机制管理方式,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让科研人员真正按兴趣做科研。其中的上海光源、蛋白质中心、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等,都是集聚创新人才的世界最顶级的大科学设施。

3.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一方面,在国内率
先取消孵化器认定等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三不”(即政府不登记、不备案、不认定),把孵化器的认定和评判权交给市场,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创建众创空间的热情(目前,众创空间数量达到500余家,其中超过90%为社会力量兴办;孵化面积320万平米,在孵和服务科技企业1.6万余家,覆盖科技类创业者超过38万余名)。尤其是,通过与阿里、腾讯、上海电气以及中科院等大企业、大院大所的合作共建,进一步让优质创新资源向大众创业释放,并提供各环节的专业服务,高效推动创业项目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打造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品牌,转变政府支持方式,运用市场化、社会化机制遴选创业团队,通过政府跟投的方式,精准支持优质项目和团队。2018年共有7742个初创科技企业和科技创业团队参赛(报名参赛数量居全国之首,与2017年相比增加6%)。

 

四、健全人才工作机制,提高科技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1.发挥大口党委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贯彻党管人才原则,市科技两委把做好科技人才工作、厚植科技人才发展优势,作为加快推进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注重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从全局上统筹科技人才布局。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及时调整充实科技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与办公室,形成市科技党委牵头抓总,市科委、市科协、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等共同参与的科技系统人才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了会议制度和人才工作决策、交流、督促检查工作机制。统筹系统人才工作,紧密结合科技两委职责范畴和科技系统的实际,积极对照《纲要》主要任务分工,进一步细化部署、压紧落实,协调各方力量解决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面临的矛盾困难,形成推进落实科技系统人才凝聚的工作体系。

2.着力提升服务能级,增强科技人才感受度。2016年底,启动全球高层次科技专家信息平台建设,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全球视角的高层次科技专家数据平台,目前已升级至3.0版,从全球近3000万名专家学者数据中筛选了35万名高层次专家,为全市精准引才聚才发挥支撑作用。优化知识产权人才服务和培养模式,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正式开学,首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培养知识产权法硕士项目和国家“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硕士项目正式开班。持续推进国知局区域专利信息服务(上海)中心、专利信息传播与利用(上海)基地建设,为50多家单位办理了国知局专利检索高级用户申请,举办了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师资人才、实用人才业务培训班。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落实《纲要》以及人才“30条”政策要求,聚焦提升创新策源能力,促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科改‘25’条”,及时出台细则和配套政策。坚持青年人才普惠支持与高端人才稳定支持相结合,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加大重点领域、行业引智力度,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沪创新创业。树立正确的人才使用导向,持续优化人才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让人才心无旁骛、潜心科研。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目标,抓统筹、聚合力、重创新、优服务,以科技人才工作的实际成效,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中共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上海市科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