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长的感情功课 访应用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
作者:郭宇廷时间:2015-04-29 12:26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Q:前不久,在全国第11个科普日之时,你在河北承德为市直机关和高校师生近千人做了一场报告,主题是《科技创新驱动 迈向生态文明》,请谈谈做这场报告的初衷是什.么?

A:承德讲的主题是“科技创新驱动,迈向生态文明”。其实创新驱动就是人才的驱动,所以我讲的重点就落在了“人才驱动”上。承德政商各界大概五六百人参与,还包括承德各个高校的大学生。承德之所以想方设法地提“人才”问题,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人才培育的环境,这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根本大计。

从了解科学技术前沿进展的角度出发,就我熟悉的话题,再结合国家目前发展的阶段,我拟定了这个题目。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中国正在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现在的中国不能再走老路,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路子。今年,习总书记多次提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是转型的根本。如果没有创新能力,经济体规模再大也是落后的,一定要有创新驱动才能促成可持续发展。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从地方的角度上来讲,这也是结合地方情况所发掘的发展新路线,地方发展要注重科学发展,从生态文明的方向和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入手。最后,我也结合国内外现状讲了讲目前的科技状况。

科技前沿问题看起来距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实际却近在眼前。比如IT行业,在座的每个人都有手机,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密切。再比如,当年爱因斯坦发现了光电效应,看起来离老百姓的生活很远,但现在使用的太阳能就是这一原理的应用,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的地产开发商,为每家每户都配好了太阳能,诸如此类的太阳能发电等都是前沿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如此,看似高端的科技也就转化到了我们生活中来,而一开始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Q: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生态文明的问题上都能找到共性,而这两个大领域也都需要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在这方面,你有什么经验可以谈谈吗?

A:我个人的研究,先是研究核问题,从863计划开始,研究激光,都是以团队形式完成的。许多年轻人才都是从团队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从培养者来讲,要找对方向。年轻人都是从具体工作介入的,做科研时要让他们觉得越干越有劲头,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带头的人,要选符合国家需求和发展规律的方向,再把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摸清,之后引导大家逐渐进入,这样他们才能有成绩。所以要从微观入手,从实践中锻炼来做出成绩。让他们在这样的系统性的科研实践中慢慢成长,逐步成为未来同领域内的干才、将才、帅才,也能带领自己的小团队。总之,许多学校没有的知识都是从科研实践中得到的。

Q: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带科研团队的?

A:我最早的个人工作是从做核研究开始,在小组里面做具体工作,后来做组长、再做室主任。回想起来,从70年代做技术负责人开始,后来领导要我当副所长,我很诚恳地提出还是让我做具体的科研工作吧。于是,领导要我创建了中子物理研究室。从1975年到1984年,我当了九年的室主任。由此,我争取了九年的时间做一线的科研技术工作。这为我后来在核领域研究积累了很多。当时由于“文革”的破坏,大家的心比较散,所以必须费心于如何聚拢人心,让大家凝聚成一个紧密的团队。当时的共同目标就是进行核试验。我们的工作任务责任重大,不容研究者三心二意,我们就是用这个目标来凝聚团队的。比如当时,我们做核试验诊断理论,因为核爆炸时,我们无法进入“蘑菇云”,但又需要了解核爆炸的机制详情。这时候,中子物理研究就为这种理论提供了基础。

Q:当时研究室的这些人是由你一力聚拢起来的吗?

A:不光是我,当时所里有这个意图。所内的许多同事,大家都认识到了中子物理的重要性,明确表示这个领域不能出现真空。因此,大家一起想办法凝聚人心,先是成立小组,五个组成为一个室。从学术交流开始先做计划,让骨干们一个一个地做报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把文革期间荒废了好几年的的知识重新启用起来,然后再把具体的课题落实下去,一次次的核试验作为需求牵引。我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团队人才培养的。

Q:当时作为研究室的负责人,你以什么措施来激励团队高效运转?

A:我一直有一句话,叫“有所管有所不管”,这才是管理。管什么呢?管大家做这个工作的方向和意义,要将这个思想统一起来。即便是在工作期间遇到什么暂时的不愉快,一想到所从事事业的重大意义,就自然会克服困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让大家看到做这个科研项目对于国家的意义,让大家了解到这对于国家强盛、强军都有重要的影响。当然,要有顶层设计,做好计划安排。让大家知道这样做是合理的,是值得去做的。同时,也要调动骨干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长处得到了认可,让他们得到关注,这样他们才能全心投入地去科研,同时也带动更年轻的同志投入进来。另外,作为科研人员的负责人,自身要扑下身子,深入钻研,要把广度与深度结合起来。

Q:当时你都遇到了哪些困难?

A:首先自己要学习,自己的知识要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自己的知识总是有欠缺的。接下来就是“人”,我要思考,作为室主任怎样让大家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要充分地和大家沟通。要意识到我们不仅是科技工作者,更是一个“人”,要懂人心。因为客观上讲,由于一些历史上的原因,伤了很多人的心,因此要做好感情上的功课。要聚拢好人心,要让科技工作者,觉得他们从事的研究有价值有意义。其实那时并没有太多的物质利益,科研工作者们更多的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了解人心的工作要从平时做起,主动找大家聊天。工作时,在学术交流活动中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知识分子是有个性的,讲究尊严,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知识开始受人重视,变得重要。

Q:从作为室主任管理一个研究室,到担任院长管理工程院的一部分工作,这两者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区别?

A:我当年不愿意当领导,就是因为作为“长”涉及面太广,我自认为科研工作者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多进行科技研究,从微观进入宏观,然后才能用宏观统领微观。如果没有深入的具体工作,很难理解全局;之后,作为领导,则要知道宏观层面的东西,然后从全局上把握宏观和微观,要以一定的深度为基础。领导要有全局观,要从顶层设计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属于不同类型工作需要。尤其是从该领域的发展战略上考虑,这样才能把握住方向,做出有意义的科技成果,一定要把这个放在第一位,这对一个科技工作领导者而言,也是一种管理。

Q:你最早从事科研工作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完善的激励机制,但当时大家仍能干劲冲天,为科研事业奉献光和热。现在社会的舆论环境与激励机制等发生了一些变化,你认为“懂人心”在当前科研团队管理中的作用是否跟从前一样,现在又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激励年轻人?

A:关于激励方式,我们既有要传承的东西,又有要创新的东西。对于年轻人的发展来讲,有些东西是不变的。我们现在提到的民族振兴,这是一直以来我们要秉承的价值观。如果没有这种精神支柱,整个民族是不会强大起来的。但现在价值观的多元化,会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在利益诱惑方面,这是过去与现在不同的。过去目标简单,理想单纯,就是为国家做科研贡献。所以,对于现在而言,我们不仅要给予科技工作者合理的工酬,更要引导和树立他们正确的、崇高的价值观。鼓励他们要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和自己的科技人生做出一些成果和贡献。

不少年轻人问我:这样的价值观在当代还有意义吗?我认为,不管任何时代这种价值观都是有意义的。只是生活的时代不同,总会有人做出不同的价值选择。我希望大多数人有好的人生目标,有崇高的价值观,不论时代如何,都会有一大批人选择这样的价值观,民族才会有希望。做科研的人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但出来的成果会被人认可并得到欣赏,而且更有一种传承价值。在多元化价值观的今天,科技工作者务必要了解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责任。虽然科技界现在有不少假冒伪劣现象、学术不端现象,但大部分人还是干得很实在的。

Q:现在不少海外科研人员不愿回国,这固然是价值观多元化的体现,但对我们完善体制环境是否也有启示? 

A:这涉及到科技工作的管理体制改革。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鼓励创新型人才,他们得不到发现和激励,有可能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过,这也涉及到教育体制的问题。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现在教育出现了偏差,拿小孩来说,只关注考分,而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没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再比方说,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他可能已经懂得家长跟老师的关系好坏是重要的,甚至也会将自己家长开的车跟别人家的车进行对比,这都是大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你没有办法阻止他对社会的认知,只能跟他慢慢讲道理。同时,也要改善我们的社会环境。

Q:请你结合中国工程院的特点与工作性质,谈谈对院士遴选的看法。

A:工程院是由院士组成的组织,院士们都在各自的单位进行工作。工程院的作用是做咨询,除了甄选院士以外,它针对国家需求做咨询项目。我们将院士以及他们所带的团队组织起来,一起做咨询,这个过程中,大家不是为了某个单位做什么事,而是为了国家的某个发展方向做咨询。这样一来,就将大家的思想境界超脱了单位的利益。在这个咨询团队中,一些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学识的院士与一些年轻的、懂得更多现代科技技能的年轻人相互弥补,使得优势集合,选出好的题目,通过研讨做出好的成果来。这样的咨询层次很高,为国家做一些战略性、方向性和宏观的建议,而提出的这些建议能直达国家领导层。

说到院士制度,我认为就是要让院士回归其本义,让它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而不附加任何噱头和利益。我2003年的时候发表过一篇题名“院士谈院士”的文章,其中就讲:院士不是万能的,院士不是花瓶,院士应该回归踏实做学问做研究的最初意义,才无愧于这个称号。

 杜祥琬:

应用物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前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曾主持我国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是我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作为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主持研究、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目标、重点与技术途径等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