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人才自主权 访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主任李普
作者:李白薇时间:2015-04-29 12:28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Q:近年来,国家对于海外引才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仍然有许多人才选择留在国外。你认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A:近年来,我国上至国家层面,下至地方和单位,采取各种政策吸引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高质量人才被引进回国。我认为,目前还有大量人才尚未引进回国的原因有几个。

一是他们的家庭已经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包括生活水平、文化认同等方面。其实有很多科技人员确实想回国,但爱人和孩子的拒绝让他们也无可奈何,因此我认为解决好夫人和孩子的问题是引进人才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二是回国后人才使用的问题。在国外,优秀人才在地位和技术上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回来之后理应受到更高的尊重。但是往往回国后,他们恐怕一时间很难和工作迅速衔接。其中原因在于,首先他们不太熟悉国内情况,其次他们回国后失去了一个团队,而团队需要多年的培养。因此,人才回国后要加强其使用方面的安排,比如资金来源、条件搭建、团队形成等对人才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三是人才引进后,跟国外的进一步联系受到许多限制,出入也不那么方便。当前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由团体或组织完成的,人才回国后往往还需要原组织或团队的一些支持和帮助才能正常运行,否则他只相当于一半人回来。因此,如何搭建和国外衔接的可过渡的创新环境,也是引才工作的重要方面。

其实我认为,引进人才不一定需要人才完全回国,采取合作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智力的引进。同时,针对近年来海外人才与本土人才的一些矛盾与争论,我建议同一个岗位或课题可以让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共同竞争,采取国际评审。引入适当的公平竞争实际上可以解决这个矛盾。

Q:一些科技创业者反映,国家目前有很多针对高端人才的扶持政策,那么针对中小创业者的科技扶持政策现状如何?

A:其实支持一线人才创业的基层科技政策还是有很多的,税收政策、特别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已经越来越完善。比如,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可享受减征所得税,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等政策。类似这样的税收政策就属于面上的激励政策。还有一些措施性的政策,比如财政投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就是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类政策,现在每年已有几十亿元的投入。

科技部每年支持很多创业者,包括中小型企业的研发活动。从平台上来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各类产业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都在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创新人才搭建平台,甚至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技术工程中心也向企业开放,支持企业搞实验开发。生活层面也有一些鼓励政策,包括引进留学生的相关条件政策等。

实际上我国的科学研究计划中有很多都涉及到弱势或小型的研发力量,包括小企业和个人。所以这部分政策已经有了,今后还要继续加强落实的力度。

Q:体制机制应该如何体现尊重人才?

A:尊重人才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人才自主权,比如他们不会因为没有完成一个行政性任务而受到排斥。而这种自主权首先要落实到单位。人才是由单位管理的,而许多单位有时却没有用人的自主权,甚至在评价人才上也没有自主权。比如有些高校急需设置一个岗位,但却由于编制限制无法设立;有些人才已经达到教授水平,但由于没有教授指标,无法晋升。久而久之,大家都受体制的影响,人才发展和使用受到各方面掣肘。所以从解放人的角度来讲,我们还需要更宏观的政策来推动人才自主权的实现。

另外从激励机制上来讲,推动人才自主权也应该作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加以解决,特别是官办事业单位的人员,他们的收入分配应该是由单位来决定的,但现在单位不能决定收入分配,只能推行“谁拉来的课题多,谁的绩效工资就高”的政策,这样人才就受到指挥棒的影响失去了自我。许多人为了提高绩效只能不断做并非出于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这实际是一种没有解放生产力的表现。如果激励机制到位的话,人才就能解放出来。

Q:你认为,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具备哪些特点?我国的人才培养机制情况如何?

A:不同的人才有不同培养机制。从共性上来讲,搞基础研究的人才,其研究成果不一定现在就有指向、有应用,这是基础研究的规律,所以必须永远为他们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对于开发类的技术人员,就要以目标导向使用为主来培养人才。

对我国来讲,在使用中培养人才是最好的方式,特别是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使用人才,会让人才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拔尖人才或者中国特别急需的人才,则需要特殊方式来培养。比如要想真正培养世界顶尖级的人才,可能还要营造比提供自主权更多支持的条件,比如充足的研究经费、长期的投入、充分的人力资源供给、民主的学术交流氛围和风气等,要通过这些措施让他们登顶。

Q:我国在人才培养方式与机制上,未来还有哪些可创新与发展的空间?

A:培养人才不仅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力量,还需要其他力量。目前,各类科学基金的发展,未来可能有利于特殊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这类基金如美国的癌症基金,支持非洲草原野外考察的各种小基金,甚至很小的一个研究课题都有基金,让有志者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机制能够填补市场照顾不到、政府发现不了的空白,所培养的人才是储备型人才,是未来可能产生很大亮点的人才。因此,政府应考虑如何鼓励建立这种基金,比如通过遗产税可以向基金方面导向,让大家成立更多基金来支持社会科研力量的发展,营造人人都有创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创新的氛围。人才培养除了主渠道与市场之外,还应该有这样一类,通过社会基金和社会组织来培养的机制。

此外,学术团体应该进一步发展,因为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评价准则,民间团体特别是学术团体在这方面功不可没。目前有一类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是一种采用民间资金设立的非营利性组织,也是中国第一类实体性非营利组织,即除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社团法人以外的“第五类机构”。这类机构目前发展很快,它既不是企业单位也不是事业单位。这类机构承担了很多成果转化研发工作,未来,我认为这类机构应该向基础研究方向引导,鼓励科技人员从事一些所谓冷门的基础研究。这样能形成全国范围内鼓励人才创新的氛围,人才培养也自然水到渠成。新机制与新载体形成后,人才培养在使用中自然也就进入了良性发展。

Q:有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或技术人员加入到创业队伍中来。对正处于创业阶段的科技人才,你有哪些建议与经验与他们分享?

A:科技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需要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他们由原来以学术研究为目标,现在向以产业发展为目标来进行科研活动;原来为了发文章、做课题而搞研究,现在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为自己的产业、产品升级改造、提升竞争力、树立品牌而搞研发。这是最大的改变。

第二是管理要改变。原来他们从事的是课题、学术组织等行政和业务层面的管理。现在则转变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市场管理、生产与销售管理,是更加复杂和完整的管理体系,需要科技创业者做出很大改变。

第三,圈子也改变了。原来他们接触的人搞学术的居多,现在恐怕是和企业老板接触更多。网络关系和对象都变了。最主要的是态度、知识和相关经验都有很大变化。从态度上来讲,我们如何看待成功和失败也改变了。从科学规律上讲,科学家允许失败,市场经济并非不允许失败,但是企业家要尽量避免失败,因此科学家与企业家对于事业的态度不太一样。从方法论上讲,要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路转变为市场规律的思路、创新的思路。原来是以发现为主的创新,现在是以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创新。所以科技创业者要对市场知识、经验和观念做出很大调整。

科技创业者还需要坚持某些东西不能放弃。第一,他们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这是科学家和企业家都应具备的精神,但如何在企业发展、市场开拓、创业方面发扬这种精神,恐怕精神的内涵还需要很大转变。第二,一定要坚持科学研究和创新,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发展的动力之源。第三,要把科学家的诚信守信继续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