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适合创业的科学家成为成功的企业家 访科学技术部科技人才交流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高昌林
作者: 丁姗姗时间:2015-04-29 13:12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

   Q:科研人员创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潮流,但也成为社会的争议。作为从事人才管理的专业人士,你如何评价这股创业热潮?

A:2014年9月,在天津举行的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讲话指出,要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热潮。所以说,创新和创业是全社会的事情,无论是大学生还是科学家,任何一个群体都应该迸发出创新、创业的热情,这样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从推动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科研工作者有先天创业的优势。身处高校、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人员从事科研工作,走在尖端的科技前沿,最有能力判断自己的科研成果可能产生何种价值。这些人中,有一部分是具备创业条件和潜质的,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实现社会价值,创造社会财富,是一个非常值得鼓励的创业群体。

年轻科研工作者处于事业上升期,可能更愿意尝试,所以他们有些人具备成为企业家的潜力。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都是在大学时期开始创业,所以年轻人是值得鼓励的。对于大学生创业,国家也有很多政策方面的支持,此外,大学期间加强创业教育的熏陶,对他们也是一种促进。

当然,并非所有科技工作者都适合创业,对于不适合的不能勉强。创业也并非有想法就能成功,从科研成果到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再到把一家企业的各方要素管理好,这个过程很漫长。

Q:目前,我们的投资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都有哪些特点?科研人员更愿意留在高校以求稳定,是否说明社会在激励创业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A:当下很多高科技人才还是愿意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走向企业的人数还不多。究其原因,是尚未形成全社会的财富效应。像美国的扎克伯格,中国的马云、马化腾这样的企业家多一些,创业的人收获颇丰,一朝致富,自然而然会带动更多的人创业,既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自身价值也得到体现。

创业人才的发展环境还有待完善。首先是投资环境。目前,我国社会风险投资力量不足,多数投资机构都希望看到成熟的产品,投资人更多地追求收益和回报率,而科学家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却很少有人关注。再加上从想法到产品需要很多环节才能实现,所需投资力度非常大。如果说研发投资是1,成果转化投资就是10,最后演化成产品的投资可能就是100甚至更多。

目前的创业环境中,缺少民间活跃的风险投资、种子基金。这跟我国的文化、法律有很大的关系。国外有比较成熟的捐赠体系,很多企业家会把钱捐出来做基金,而且法律规定,一定条件下的捐赠可以抵扣税费,这样,就有很多非营利机构比如基金会本着长远的眼光进行投资,而不像以营利为目的的投资机构那样着眼于看得见的利益。 

其次,营商环境有待完善。正在评选的“国务院2014年十大政策”中,有一条涉及了企业注册的便利性。我们可能听说过,在外国1块钱就可以注册一个公司,几十分钟就能办好注册手续。此前,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办事流程无形中束缚了企业,也给创业企业制造了障碍。而且,繁重的税费也让初创企业步履维艰。国务院今年的政策就会减免部分税费,逐步对营商环境加以改善。

美国硅谷创业活跃,是因为有很好的商业环境。无论是注册还是经营,都会有完善的服务对接。比如,硅谷银行的模式就是给企业配置最好的资源,包括专业的团队服务、允许初创企业以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作为抵押担保、与风险投资紧密合作降低企业风险等,这些模式已经使他们成为科技银行支持科技创新企业融资的典范。可以说,外国投资者的眼光比国内更高更远。这些经验也是值得我国科技银行学习和借鉴的。

科研人员创业的优势在科学技术,而其他方面也需要完善的配套服务,比如财务、法律、管理方面的专业对接。好消息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新技术园区也在做类似硅谷的事情。

Q:你刚才谈到了创业环境现存的问题,从政府层面看,应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创业环境,以及完善科研人员创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A:首先,应该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角度鼓励科学家创业,比如停薪留职。国外很多大学都有学术假期,每6年就有1年带薪假期,教授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游学或者创业。如果1年时间不够,还能再申请一段时间的停薪留职。

目前国内高校科研人员创业没有太大障碍,政策上也鼓励院所人员向企业流动,但做到彻底地离开很困难,常见的是短期流动,比如,在企业建立实验室,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服.务。

创业者除了有能力之外,还需要激情、魄力和梦想,但每个人创业的道路不同,也都有着不同的家境和条件,不是每个人能拿出足够的资本去创业。尽管有些成功企业家认为创业就应该彻底离职,但对一些贫寒出身的创业者来说,一旦失败就会面临很大的生存压力,有后顾之忧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对于是否应该离职创业,不应该一概而论。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让高校和院所的人离职创业并不容易。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该允许老师停薪留职,鼓励他们创业。这样一来,即使创业失败,也可以重返学校,不会影响基本生活,也可以继续进行教学工作,这样可以打消更多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在这一点上,虽有支持科学家创业的大方向,但还缺乏具体细则。这涉及国有事业单位的管理,比如用人制度的改革。

Q:最近的知识产权处置收益权改革,是否也是强化创业人员社会保障的一部分?

A:这是需要提醒的另一个问题。大部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属于职务发明,理论上看,职务发明的知识产权属于学校,终极归属是国家。

我国对知识产权的资产评估和管理有些明确的规定。以高等学校为例,单位对外投资、出租价值在500万元以下的,由单位审批,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再报财政部备案;500万元至800万元的,由单位审核后报教育部,教育部审批后报财政部备案;800万元以上的,由单位审核后报教育部,教育部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这个申报行政审批的流程通常较长,可能错过最佳市场时机。

近年来,国家在努力改变这样的状况。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试点,把国有高校院所知识产权的处置权下放,由院所决定技术怎样转化、学校与技术发明者的利益如何划分。既激发了科研动力和创业兴趣,也是制度上的改善。

再比如,高校教师创业有的通过技术入股,并按照现行政策缴税。但是,他们还没有在市场上获得实际的财富,这些股份大多都是“空头支票”,而且企业初创阶段也通常缺乏资金,若一开始就收取大量税费未免有些“强人所难”,所以,完全可以等股权变现后再收取税费,类似政策都应该不断地完.善。

Q:目前的人才评价机制有什么特点?与创新人才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A:我的观点是,“谁用人谁评价”。人才好不好,只有用人单位知道。要想改变评价机制,首先就要建立对高校和院所的机构评价制度,机构再根据其目标和使命建立对科研人员的评价制度。中国的大学类型不同,使命和目标也不同。比如一些研究型大学,可能就不太鼓励教授离职创业。而有些地方大学,注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或许就会把成果转化和支持产业发展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在体制内评选职称,势必要遵循学校的评价机制。但是,对不同的人需要进行分类评价,这一点我国高校已经在逐步调整:对基础研究人员强调论文及其创新性;对从事技术成果转化的人强调产业转化的效率;对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就看他是否能够为研发提供技术保障等等。

Q:我们常能看到成功人士分享创业经验和管理经验,这说明创业需要从经验中汲取营养,尽量避免失误。根据你的观察,科研人员创业容易走入哪些误区?

A:很多科研人员在创业时总想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要管。其实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工作应由专业人士来做,成熟的创业模式应是专业人士各司其职。

我刚才提到了硅谷的例子,硅谷的公司被投资后,投资人会针对该企业引进专业人士,进行合理的人员整合分配,并请职业经理人团队进行企业管理。

创业的科研人员成为企业家后,依然要专注于科研。当然,他们也要有身份上的转变,要从早期的“演员”逐渐转换成“导演”,要学会放手。企业管理是一门艺术,并非凭借科学家一己之力就能完成,从科研、创办企业到产品下线,这个过程很复杂。 

企业家要有个人魅力,能凝聚团队,所以,企业家的个人特质很重要。当职业经理人入驻企业后,新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都可能与以前有所不同,平衡这种冲击也是科学家出身的企业家需要考虑的。

Q:在你心目中,衡量创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A:我认为成功的标准就是能够经受住市场的检验,企业能够盈利并且能够生存下去。毕竟不能要求每个创业者都成为马云。早期的中关村都是年轻人在进行创业,比如柳传志,他们都很成功。但是,成功也分为不同的层级,创办企业、生产出产品,或被溢价收购,都算是成功。

Q:来做个有趣的预测,你认为中国下一个“马云”会在哪个产业领域出现?

A: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对健康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现在生物技术发展很快,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包括重大疾病治疗方面,一旦有突破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认为下一个马云式优秀的创业家有可能会出现在生物医药产业或大健康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