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概要
张寅生研究员以“人工智能的今天和明天”为主题讲授了人工智能本质研究进展、人工智能重要研究领域进展、人工智能当前呈现的重要特点和趋势,以及结论和建议。首先,人工智能提出来以后,对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什么这一问题做了不停的探索和争论,至少在目前,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机器智能和人的智能有本质差异。其次,人工智能重要研究领域进展主要包括自动推理和定理自动证明、机器学习、人水平的人工智能和人机一体化四个局部领域的进展。再次,人工智能当前呈现的重要特点和趋势有以下几点:第一,新型图灵计算(非传统计算)将在人类社会智能化进程中起到引擎作用;第二,非图灵计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符号计算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很大潜力;第四,机器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化能力都在增强;第五,人机接口越来越模糊;第六,智能化产业发展迅速,智能环境和智能机器的双智能化将催生大批智能化产品和产业。最后,对讲授内容进行了简短的总结:“强人工智能”呈现了决定性优势;当前的智能理论和技术发展,正处在一个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认知革命。中国的人工智能在战略层面需要有三个“化”、一个“扩容”。
精彩内容
“强人工智能”是指人工智能强到了与人没有本质差别的程度。虽然“强人工智能”学派认为有一些重要的计算图灵机不能完成,但是人类的大部分工作图灵机能够完成,这些计算机能完成的事项与人的思考、人的智能、意识所做的事情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人水平的人工智能将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早期的发展成果(符号计算、机器学习)结合起来,正在模拟全面的人的认知能力,包括感觉、记忆、注意、社会性、规划、行动、推理、沟通、学习、情感、自我意识和控制等复杂行为。
当前的智能理论和技术发展,正处在一个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认知革命。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美国的一批学者对当前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一个报告,认为当前科技有4个引领的学科叫NBIC,即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技术。认知科学的崛起被提到很高的高度,与计算机的诞生、人使用工具和人发明语言处在同一个档次上的人类进化事件。
人机一体化包括脑机接口(BCI)、机脑接口(CBI)、脑脑接口(BBI)之间的通信或控制,也包括人体与物体的直接融合、连接,人机的入侵式交互,比如电子器件嵌入人体,人造肢体的某些神经化等,形成人机混合体。人机一体化在图灵和非图灵计算、人工计算和自然计算、连续变量处理和离散变量处理的高度融合,并实现了在空间上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生命体之间的在细胞和分子级别上的进行通信或物质交换,以多种方式突破了生命与非生命的界限。
讲座大纲
一、人工智能本质研究进展
1. “人工智能”的定义
2. “强人工智能”与“非还原主义”的争论
3. “广义智能”的提出
4. 离散状态的非图灵计算
二、人工智能重要研究领域进展
1. 自动推理
2. 机器学习
3. 人水平人工智能
4. 人机一体化
三、人工智能当前呈现的重要特点和趋势
1. 新型图灵计算将是下一代信息技术的引擎
2. 非图灵计算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符号计算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很大潜力
4. 机器的认知能力和自主化能力都在增强
5. 人机接口越来越模糊
6. 智能化产业发展迅速,智能环境和智能机器的双智能化将催生大批智能化产品和产业
四、结论
1. “强人工智能”呈现了决定性优势
2. 当前的智能理论和技术发展,正处在一个新阶段,其基本特征是认知革命
五、建议
1. 符号化
2. 感性化
3. 战略化
4. 扩容
专技人员大讲堂——约你来听好课!
专业技术人员大讲堂(简称“专技人员大讲堂”)是科技部人才中心在科技部人事司指导下,搭建的科技管理专业知识展示和交流平台,旨在促进科技管理专业化研究、传播科技管理相关研究、交流共享最新研究成果。
首期专技人员大讲堂紧密围绕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预测、科技金融、科技情报、科技资源共享、创新管理、国际大科学、医药科技等热点问题,来自科技部战略院、中信所、生物中心、遥感中心、平台中心、经费监管中心、ITER中心等单位的专业人士进行了16场精彩报告。今后,人才中心还将致力于搭建科技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交流平台,邀请科技部内专业技术人员、部外专家学者等参与专技人员大讲堂,为大家提供更加丰富和精彩的知识大餐。
更多详细、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网的培训栏目
www.italents.cn/train/
课程教师
张寅生
张寅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数学会会员、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员、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大数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香港城市大学客座高级副研究员;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课题主持人。研究方向:数理逻辑、人工智能、认知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