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人才政策信息
2024年第8期
科技部人才中心 2024年8月31日
◆8月1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全面建设美丽北京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加大美丽北京建设科技创新投入,构建多主体融合、多渠道汇集的科技创新格局。开展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储能等重点领域研发攻关,强化新污染物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共享和综合利用。(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408/t20240801_3764684.html
◆8月6日,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条例》提出《条例》提出,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和省科技人才工程,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的项目比例不低于百分之六十。省科学技术奖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奖项,对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给予奖励。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探索创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单位采取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将职务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网站)
https://gdstc.gd.gov.cn/zwgk_n/zcfg/szcfg/content/post_4471225.html
◆8月6日,江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支持赣江新区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支持面向海内外引进一批掌握先进技术、能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科技人才到赣江新区创新创业。支持赣江中药创新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半刚性(每年在赣江新区工作6个月以上)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校与科研机构的青年科技人才。支持赣江新区探索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来源: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jiangxi.gov.cn/art/2024/8/6/art_5038_4987679.html
◆8月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支持高校院所建设一批航空领域重点实验室、研究院等高能级航空科创平台。聚焦大飞机等领域,实施一批战略性基础性项目和科研攻关项目,孵化一批产业核心部件研发制造、软件开发等企业。支持航空领域领军企业联合产学研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
建立航空(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目录体系,加大航空高端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并纳入属地人才政策一体保障。对航空领域的顶尖人才按照“一事一议”“一人一策”给予支持。对来浙实施航空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层次人才或技术创新类团队,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zj.gov.cn/art/2024/8/7/art_1229017138_2526807.html
◆8月7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积极培育和引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区域内开展创新活动,支持其进行需求导向的科技研发,为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转移转化提供高质量成果供给。建设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开展评估评价、知识产权等教育和培训。健全科技人员服务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科技护航员、科技专家服务团等参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shanxi.gov.cn/zfxxgk/zfxxgkzl/fdzdgknr/lzyj/szfbgtwj/202408/t20240807_9628390.shtml
◆8月9日,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和考核机制,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健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常态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最优创新生态和科研环境。(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zj.gov.cn/art/2024/8/9/art_1229278097_2526980.html
◆8月12日,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高质量发展海洋经济推进建设海洋强省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提出,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开展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出台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及涉海装备首台套、材料首批次保费补贴等措施。加强海洋领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人才载体建设,积极引进海洋领域高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wygwj/202408/93dd73eb89b44402b370c148389a14c8.shtml?ddtab=true
◆8月1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共建全面振兴新突破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方案》提出,聚焦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芯片制造设备和工业基础软件等优势产业,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依请求予以优先审查。支持产业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整合创新资源,建设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大力培育推广专利密集型产品,推动创新主体将高价值专利融入创新创造和运营管理全过程,并大幅提升商标品牌的科技支撑度。
加快知识产权高层次人才培养,持续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知识产权培训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支持更多专家、学者等各类知识产权实践人才到辽宁交流合作。加快培育涉外知识产权律师、专利转移转化服务人才和信息分析利用人才。建立知识产权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扩充知识产权“急需紧缺”人才队伍,对符合条件的知识产权人才纳入“兴辽英才计划”予以支持。支持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知识产权学院和专业学位建设,夯实知识产权人才基础。(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ln.gov.cn/web/zwgkx/zfwj/szfwj/2024n/gjzscqjtbwj/2024081316401079567/index.shtml
◆8月1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提出,加强低空航空器总体设计、系统研发、适航检测、飞行服务等方面研究,依托领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创新,积极打造市级或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共性技术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等,提升生产性服务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
加强人才引育,利用市级、区两级有关人才政策,加大人才支持力度,梯队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前沿技术研发设计、适航审定、飞行管理、运营服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各类人才。(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0816/da714ee861614ef2abae9a2b7ca317b6.html
◆8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湖北省科技金融质效提升行动方案》。《方案》提出,依托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建立湖北省科技人才资源库,建立科技人才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分类评价体系,实时对接汇总各部门人才数据,开展全省科技人才积分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和金融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将人才积分和定价模型有机结合,实现“人才有价”。合力构建人才积分贷、人才积分保、人才积分担、人才积分投等多层次、全链条、立体式服务科技人才的金融产品矩阵。
拓展金融服务国家实验室、湖北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以及科技创新平台(基地)的有效路径,推动形成“核心+联盟”创新格局,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本助力。强化金融机构与科技园区、产业园区战略合作,助力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构建“财务顾问+”综合业务模式,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产业培育载体,加速金融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与产业化发展。(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hubei.gov.cn/zfwj/ezbf/202408/t20240816_5305289.shtml
◆8月1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试行)》。《指引》提出,技术创新中心应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的创新联合体。聚焦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坚,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创新,形成一批高价值知识产权及前沿技术成果,并推动成果转移转化和示范应用。发挥依托单位主导作用、中小企业协同配套作用、高校院所基础技术支撑作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产业聚链成群。加强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协同创新,强化区域创新资源流动与产业协作。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吸引国际化、专业化、高层次创新人才,采取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2408/t20240819_3776628.html
◆8月16日,天津市科学技术局、天津市天开高教科创园管理委员会发布《天津市促进天开高教科创园发展条例》。《条例》提出,支持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等设立基础研究特区,开展科研组织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鼓励自主选题、自行组织科研、自主使用经费。鼓励天开高教科创园创新主体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等;对完成、转化职务科技成果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可以享受科技成果入股后的股权和分红激励。(来源:天津市科技局网站)
https://kxjs.tj.gov.cn/managecol/ZCWJ0923/SJ09232/202408/t20240816_6700428.html
◆8月19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吉林省知识产权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方案》提出,将制定实施市县知识产权战略、规划、政策,制定市知识产权领域法规、规章,制定县知识产权领域规范性文件等。建设全省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促进全省性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运营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全省性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发展政策,组织指导全省专利技术实施与产业化。(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xxgk.jl.gov.cn/szf/gkml/202408/t20240819_8947557.html
◆8月22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山东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工作指引》。《指引》提出,在产业布局上,立足全省资源禀赋,突出区域产业特色,构建以粮油、果蔬、畜禽、水产等传统农业全链条转型升级,以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等新兴产业全方位培育壮大,以生物制造、人工智能等未来农业超前布局的各具特色的省级农高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来源:山东省科技厅网站)
http://kjt.shandong.gov.cn/art/2024/8/22/art_103585_10315420.html
◆8月22日,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河北省实验室建设工作指引》。《指引》提出,省实验室不定行政级别,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立学术委员会。实验室主任统筹实验室人、财、物等资源,按章程负责省实验室全面工作。省实验室建立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灵活管理机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采取全聘、双聘、临聘等多元化人员管理模式,通过实施重大科研任务,集聚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团队。(来源:河北省科技厅网站)
https://kjt.hebei.gov.cn/www/xxgk2020/228104/228108/228109/315282/index.html
◆8月26日,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企业家健康成长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出,支持企业家领衔国家及省级重大创新任务和工程,推进“揭榜挂帅”,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深化政产学研用金合作,激励企业家重视研发和技改投入,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支持企业家申报并按规定认定为省级高层次人才,落实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健康保障、出入境和居留便利等相关待遇。各级高层次人才研修班、劳模疗休养等活动,在名额安排上对优秀企业家予以倾斜支持。(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fujian.gov.cn/zwgk/zxwj/szfwj/202408/t20240826_6506515.htm
◆8月2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坚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以提升集群规模能级、创新能力、群链协同、品牌影响为目标导向,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为主攻方向,以“五个一”推进机制为工作抓手,坚持“兵团式、阵地战”的打法,走好“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的成长路径,大力引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产业链龙头企业,努力把集群培育成为各类重大产业基地的后备军和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实支撑。(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ah.gov.cn/public/1681/565351951.html
◆8月2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发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指出,支持领军企业、符合条件的独角兽企业牵头,联合相关领域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的方式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持续加强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合作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科研成果落地、国际科技合作等,更好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重点产业核心竞争力。(来源:北京市科技委网站)
https://kw.beijing.gov.cn/art/2024/8/26/art_10704_3224.html
◆8月26日,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松江区加强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办法》提出,设立松江区加强质量支撑、标准引领和知识产权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质量发展、自主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方面的资金。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推进质量工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政策激励措施,进一步发挥质量提升、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和知识产权等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推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助力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与发展能级提升。(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0826/938bdc6032344146a2b55754c6c6eb64.html
◆8月26日,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嘉定区财政局发布《嘉定区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办法》提出,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推动本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组织区级企业开展技术中心认定申报和评价管理等工作。对经认定的嘉定区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市主管部门认定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给予300万元一次性奖励。(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shanghai.gov.cn/nw12344/20240826/c262aa3c21604a7aa72e57009e7cd499.html
◆8月27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发布《江苏省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提出,省级财政资金通过补助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创新创业活动中购买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等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普惠性财政补贴凭证。支持对象包括支持期内县(市、区)级以上人才计划入选者创办或合作的企业,或省科技副总任期内的合作企业。鼓励全国范围内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检验检测机构等积极向江苏企业开放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为江苏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成为服务单位。(来源:江苏省科技厅网站)
http://kxjst.jiangsu.gov.cn/art/2024/8/27/art_82571_11334910.html
◆8月28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认定工作指引(试行)》。《指引》提出,以符合党中央精神和改革方向、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为原则,切实破解广东省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不敢转”的问题,保护敢于担当、积极履职的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营造改革创新、支持实干的良好氛围。
将国家和省有关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的政策落实落细,消除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后顾之忧,鼓励高校和科研事业单位积极进取、大胆创新、锐意改革,切实破解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担当不足“不敢为”的堵点问题。(来源:广东省科技厅网站)
http://gdstc.gd.gov.cn/zwgk_n/zcfg/szcfg/content/post_4484520.html
◆8月28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科技创新支撑服务“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实施方案(2023—2027年)》。《方案》提出,支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全面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职务科技成果确权、管理、评价、转化的新路径新模式,加快推动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转化和产业化。鼓励县域设立“候鸟型”人才工作站,推广“周末工程师”等做法,吸纳产业发展急需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兼职兼薪、按劳取酬在县域转化科技成果。加强川渝科研机构创新协作,支持川渝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建立川渝地区外籍高端人才互认共享机制,推动川渝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共用。(来源:四川省科技厅网站)
https://kjt.sc.gov.cn/kjt/qtwj/2023/8/28/08a8880fe09b43feb6c11daf4bf8c4fa.shtml
◆8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以战略科技需求为导向,采取“自主选题、定向资助、突出目标、包干使用”的科技攻关新模式,支持战略科技人才牵头组建重大创新平台,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探索实行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举荐制,建立稳定支持“白名单”制度。实施“博聚楚天”“才聚荆楚”等工程,探索构建支持博士生、博士后等潜在和早期科研人员科研活动的项目资助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深化高校、科研院所收入分配改革,扩大工资分配自主权,健全绩效工资分配机制,继续实行自贸区高端人才专项奖励政策。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深入推进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重点解决以“帽”取人、按“帽”论价问题,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人才流动机制,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优化实施专业人才智汇基层活动,推广实施“科技副总”“产业教授”项目。(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hubei.gov.cn/zfwj/ezbf/202408/t20240829_5319509.shtml
◆8月29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海南省数字健康体系与数字健康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24—2026年)》。《计划》提出,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医疗机构联合,依法依规共建数字健康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支持企业开展对数字健康有重大引领和拉动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承接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充分发挥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临床医学中心等平台的引领作用,统筹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发展,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来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https://www.hainan.gov.cn/hainan/szfbgtwj/202408/ab052113de8c430290c8b13f53453e45.shtml?ddtab=true
科技部人才中心政策与评估处 联系电话:68598038